9.7 C
加拿大溫哥華
04/26/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真佛副刊

朝聖領受薰香的雪域天堂──西藏

朝聖領受薰香的雪域天堂──西藏。圖為作者俠女與善信同遊西藏留影。p1168-14-01文/俠女
  睽違六年,再度踏上魂牽夢縈聖潔的西藏,這次同行有台灣的蓮鍾、蓮姆、蓮竩法師及印尼蓮祖上師、蓮居法師及同門一起出遊。我們主要從深根的藏傳佛寺背景出發,一償密教行者的宿願憧憬,沿著聖者的足跡禮佛,走入尊者的古寺名剎,感受神山聖湖的清冽靜謐風光,觸摸聖地的經幡經筒,覺受神佛薰香滿境的雪域高原。
  站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面對不可預知的高原反應,考驗行者體悟生命的本相及自身的體況,需要平常心去承載適應。來到山南地區「澤當」,是藏族的發祥地,藏文史書記錄藏人起源於觀世音菩薩加持猿猴與羅剎女的結合繁衍傳說,在雅礱河谷上開墾青稞糧倉而源遠流長。這裡有「敏珠林寺」是寧瑪派寺院,護法神威靈赫赫;「雍布拉康」是第一位藏王所建立的第一座宮殿,形象有如臥著的母鹿立於山頂上,空中掛滿五彩經幡隨風飄揚。而「昌珠寺」屬格魯派寺院,是松贊干布化身大鵬鳥降伏惡龍而築基建寺。
  來到神往的「桑耶寺」,佛寺建在雅魯藏布江的水涯沙地邊,這可是藏王赤松德真即師尊,迎請藏密祖師蓮師來降魔護持佛法,將原始苯教黑教陋習破除;而有白天藏人興建,晚上鬼神蓋牆的三寶七覺士寺院。仰望地位崇高的任運寺,心中湧起無邊的想像,蓮華生大師在掌心神變幻出寺院的模樣,國王驚呼一聲:「桑耶」不可思議。且真佛宗根本上師蓮生活佛與蓮華生大士有著大因緣,是聖尊「深密」的傳承,更要用心繞寺端詳頂禮。蓮生法王在紅教寧瑪巴的直承就是蓮華生大士,禪定中大士現身傳授師尊種種無上密,將伏藏在師佛腦海裡的大圓滿法從頂竅打開,還帶著活佛到尼泊爾的古墓裡賜授毛細孔通身是光的灌頂;及把師尊變成小光點吃下去,再從蓮師的密輪生出的殊勝灌頂。這寺基由蓮華生大士測定,寂護大師設計,唐朝金城公主之子-吐蕃王朝贊普赤松德贊主持奠基,歷經17年完成。寺院兼具了印度、藏族、漢族三種風格,也稱三樣寺。整個建築依佛經的大千世界曼陀羅壇城佈局:大殿代表須彌山;兩殿象徵宇宙的日、月輪;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東西南北修建大殿是四大部洲,兩邊配殿為八小部洲;環繞寺廟的圍牆則是鐵圍山。
朝聖領受薰香的雪域天堂──西藏。圖為作者俠女與善信同遊西藏留影。p1168-14-02  天上的西藏,阿媽的胸膛,世界海拔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是遊客轉山轉水轉佛塔,最想朝聖之地。宏偉的宮堡依山疊砌立於拉薩紅山,白宮紅宮貫通渾然一體,色彩鮮明的藏傳佛式建築參差有致,靈塔佛堂法王洞唐卡莊嚴圓滿。相傳是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放眼眺去氣象萬千,群山連綿阡陌縱橫,山下車水馬龍。時空穿越古今的道路,有白塔矗立在藥王山與布達拉宮山丘間,塔上用鐵鎖串起金剛鈴,流傳著「風吹鈴響龍脈連」。緣起因唐蕃和親金城公主所生的小王子赤松德贊被抱走,心生嘆息而斬斷其龍脈;後來王子當上藏王,於是公主請來印度高僧在城門蓋了三座佛塔連接。每當夜幕低垂時,昏黃燈光暈染整個布宮,光影搖曳下的雪域聖殿更顯巍然神秘之美!有拉薩的頤和園之稱「羅布林卡」林園,幽雅的亭台池榭是達賴喇嘛的夏宮,政教合一的宮苑,繪有生動絢麗的壁畫,仔細瀏覽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彩繪,都在述說久遠藏傳的如歌故事,現為藏人節慶休閒的最佳去處。
  存在佛教徒心中至高無上的神聖殿宇「大昭寺」,每天都有無數信眾三步一叩首來此祈福,因有文成公主自大唐迎來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寺廟終日香火繚繞,金頂在陽光下浮光耀金,萬盞酥油燈長明,參觀時適逢藏曆四月八日,僧人正替佛陀塑金身刷金粉。想到蓮生活佛曾在奈何天,面見嬌媚如春花秋月的文成公主,因享萬年香火而聞到她一股幽香;公主說此香是西藏異木之精(詢問說燒香是:松木葉和野杜鵑花木),合樹油所燃。師尊還對文成公主說:「當年建大昭寺,公主懂風水,知此地是羅剎女仰臥的心臟,於是填平湖泊建寺,才消災驅魔。」文成公主笑說:「盧師尊,是一位藏密的大祖師爺,重拾藏密易如反掌,成就無人能及。今天,唯有文成還有佛陀、蓮師、金剛薩埵知道,其他凡夫,豈能知?這也是師尊的無可奈何!」這金色大昭寺,也是歲月在延續印證漢藏留下的千古史蹟吧!晚上欣賞「文成公主史詩實景劇」,這是在高原聖域以星空為幕,山川為景,撼動人心的演出。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

真佛報數位版1522期2024年4月18日

tbnews7

瑜珈焰口超度法會感應

tbnews7

華光清明節禮梁皇懺 依六祖懺悔品發四弘願無相懺悔 冥陽兩利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