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C
加拿大溫哥華
05/03/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真佛宗

祝師尊佛體安康 常轉法輪 長壽自在

圖左起廖東周大使、蓮生師佛、蓮香師母、廖大使夫人Judy師姐合影p1074-12-04<2015年9月12日西雅圖雷藏寺秋季阿彌陀佛大法會貴賓廖東周大使致詞>
  真佛宗創辦人,我們最尊貴的蓮生活佛盧勝彥師尊、師母、從世界各地前來的上師、教授師、法師,以及各級弘法人員,所有的同門,師兄、師姐們,以及網路上的同門,還有在場應邀前來共襄盛舉的貴賓,Senator Murray(國會議員莫芮)、Mayor Smith(Lynwood史密斯市長),還有我們辦事處的吳副處長,還有許許多多在座的貴賓同門們,大家好!
  今天非常難得再度回到我所熟悉的西雅圖,我曾經在這裡駐紮,服務過三年,再次回來,倍覺親切。今天很感謝我們的師尊,在這裡為我們主持這次的阿彌陀佛息災超度大法會,還要傳授最殊勝的,新的「紅黃白三天女問事不共大法」。我們真是非常的有福氣,在全世界的這個時候,到處充滿著不安定,經濟也不是好的時候,師尊透過西雅圖雷藏寺諸位舉辦這次的息災祈福大法會,我相信透過大家的心念,我們一定能夠將我們的願傳達給佛菩薩,讓佛菩薩保佑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社區都能夠平安,都能夠發達。
  我內人Judy師姐一直問我說:「你要致詞,你到底要講甚麼?」我說我也不知道要講甚麼。但是我聽從師尊的教誨,我每天早上乖乖的修一壇法的時候,自然就會知道要說甚麼。我每天都修法,修法的時候就感覺到,今天是真佛宗西雅圖雷藏寺這裡創辦三十周年,我們的師尊七十歲,也就是十七歲,師尊已經弘法四十多年,那麼,在過去的這麼多年裡面,師尊以身作則,教我們太多太多的法。以顯教的法呢?祂以身作則,告訴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後還要有智慧讓我們的生活過最積極、最充實,大家努力的去過生活,師尊本身就是一個最明顯的體現,祂將一生全部布施給這著世界、這個社會和所有的弟子,對不對?
  最近還有「盧勝彥佈施基金會」,將弟子所有供養的一切給社區的非營利機構,做一個利生的救度,這是真正無私的布施,至於忍辱,至於持戒,我想,我就不用多說了。各位同門們,大家都可以一起來見證,我們最尊敬的師尊是怎麼來體現,來做持戒和忍辱的楷模。精進呢?師尊一輩子不停的寫,不停的傳道,已經是最精進的楷模了。我們一直想跟師尊學習的是師尊禪定的功夫,也就是祂為什麼能夠隨時為所有的弟子,為全世界賜福的道理。那麼,智慧呢?也是我們想跟師尊學習。所以這是師尊做為一個人方面所教我們的來做的,是最好的楷模。
  三十年下來,從1980年代初期,一家四口孤孤單單來到西雅圖,英文說zero ground從零開始,從甚麼都沒有到現在,各位看得到的,各位也聽得到的,多麼大的一個宗派,這一個宗派是蒸蒸日上的、健康的、正向的、蓬勃發展的宗派,對不對?這是不簡單的。我們每一位弟子,師兄、師姐們都願意這樣來學習的。但是不要忘了,從今年年初,師尊在台灣主持「大幻化網金剛法會」的時候,一整年,師尊用《大圓滿法》的教義教導我們,怎麼樣將生命看做一場幻,一場夢,一場遊戲,各位會問說:「這不是蠻衝突的呢?」其實一點都不是。師尊教我們積極地過生活,努力去求你要求的,不管是甚麼,但是不要忘了,到了應該放空的時候,就要放空,才能離苦得樂。
  今天我們的科學家朱時宜教授也在場,他也常常願意用科學的來驗證師尊的佛法,結果我也特別有興趣上網去看我們的宇宙怎麼來的。在137億年以前的大爆炸所產生的宇宙到現在,我們一直用盡腦袋瓜去想,不知它有多大,但是呢?其實一切都是幻。師尊老早告訴我們,我們真佛宗就像這個大宇宙裡面的一部分一樣。在這大宇宙裡面,我們知道所有星球的運轉有一定的規則,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緣,有緣就會在一起,沒有緣就不會在一起。在這一部分,師尊是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用空性來證樂。我們有這樣的一位偉大的師尊、導師來追隨,是不是我們今生最大的幸福?
  我們有幸參加今天的大法會,也感謝貴賓們前來護持,等一下也要見證「盧勝彥佈施基金會」繼續捐贈社區的醫療跟教育機構,我們大家一起來做見證,來為我們這個宗派做祈求,讓法務更加蒸蒸日上。在此,再一次的敬祝和祈請師佛,我們最尊敬的師尊蓮生活佛佛體安康,常轉法輪,長壽自在;我們師母永遠美麗,永遠健康,也祝福我們的貴賓都能夠平安順利,祝福我們的同門,師兄姐們同霑法喜,修法成功。謝謝各位。
文/賀蘭恭錄

相關文章

真佛宗的法統

tbnews7

千年尋根 占碑歷史學術交流講座:學術與宗教的交響樂

TBN

千年尋根 占碑聖地 綻放無量願菩提心光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