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C
加拿大溫哥華
06/28/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生活風尚

餓了再吃 比較好

  【本報訊】過去傳統社會,餓了才吃飯,現在物資充裕,多數吃飯時間到了去吃飯時,肚子根本還不餓,醫師表示,在還不餓的情況下吃飯,對身體是負擔,長期下來易有血糖不穩定的問題,建議可以吃少一點,或是多吃蔬菜,少攝取熱量,但不要都不吃,避免下餐時間未到餓了又進食,弄亂規律的飲食。

  國外有一份研究,找來40多位大學生,先請他們評估自己的飢餓狀況,再給予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餐點,再測量飯後的血糖指數,結果發現,較飢餓者飯後血糖上升的狀況較不飢餓者為低,對細胞的傷害較小,顯示在飢餓的時候進食,對身體較為健康。

  專家表示,一般人在還不餓的情況下又進食,因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會二階段控制血糖,所以體內的血糖可以保持穩定,但這一來一回的平衡過程,無形中胰臟也多做了一些工作,長期下來也就呈現過勞的狀態。

  國外有一份報告指出,部分民眾飯後血糖在120~130左右,雖然低於正常值140,但其胰臟已經出現過勞、無法100%發揮功能,就是這個因素,其可能為糖尿病前期病患,但這類病患通常不自知。

  民眾或許會說,即然不餓,那乾脆就跳過一餐好了。張俊毅指出,該吃飯的時候不吃,晚點餓了又吃,結果離下一餐要吃飯的時間又太近了,造成不斷遞延的惡性循環;如果一直忍著不吃、餓到下一餐,肝醣此時會釋出,長久下來,仍會造成肝臟的負擔。建議吃飯時間到了,若還不餓,可以少吃一點,或是多吃蔬菜,降低熱量的攝取,這樣到下一餐,還可以維持規律、正常的飲食。

 

相關文章

顺治皇帝出家的故事

tbnews7

不留退休金給孩子 老夫妻傳授「給兒女幸福作法」

tbnews7

過個暑假同學都變漂亮了! 未成年瘋整形 考得好媽帶你隆鼻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