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C
加拿大溫哥華
10/01/2024
溫哥華真佛報
健康

脂漏性皮膚炎頻掉屑 

  【本報綜合報導】罹患脂漏性皮膚炎的人,會於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出現紅腫、發癢、脫屑,甚至結痂不適等現象。偏偏有人誤信偏方,例如塗抹麻油、橄欖油在患處,結果發炎症狀反而愈演愈烈,無法收拾。
  脂漏性皮膚炎好發在皮脂分泌旺盛的區域,包括眉毛、頭皮、鼻翼兩側、胸前、後背、鼠蹊部等部位,會出現紅腫、發癢、脫屑等情況,盛行率約3%至5%,大人與嬰兒都是好發族群。一般認為與遺傳體質、真菌感染、皮脂過度增生,以及季節轉換、壓力等都有相關。
  成功美學皮膚專科診所羅峙錕醫院長表示,皮膚表面原本即有一些菌落,包含細菌、真菌、微生物等。正常狀況下相安無事,但是如果抵抗力變低時,油脂分泌同時改變,會使真菌活性增加,分解皮脂產生花生四烯酸,造成發炎、脫屑等症狀,於是引起脂漏性皮膚炎。
  羅醫師也表示,傳統治療脂漏性皮膚炎,是使用類固醇治療,但是長期使用恐使皮膚萎縮、造成刺激性感染,以及擔心有抗藥性。雖然效果快,但是僅有抗發炎功能,卻沒有針對皮屑芽胞菌等真菌感染源治療,不能預防復發,並不適合長期使用。嚴重時醫師會開立短期類固醇用藥,等症狀緩解,再搭配合適的乳膏進行後續保養,降低復發。
  至於抗真菌藥物,如Ketoconazole、Ciclopirox,可以抑制真菌如皮屑芽胞菌生長,但是作用較類固醇慢,雖然針對皮屑芽胞菌病因治療,但沒有直接抗發炎作用,常會被用作急性期之後的持續性治療。另外,還有外用免疫抑制劑Pimecrolimus或Tacrolimus等治療選項,需由皮膚科醫師診斷及評估是否適合使用。
  至於嬰兒發生脂漏性皮膚炎與成人有何不同?治療上有何需要特別注意之處?徐任甫醫師表示,嬰兒脂漏性皮膚炎也可稱為「嬰兒乳痂、胎癬或奶癬」,常出現在頭皮、眉毛或耳後,黃黃油油的皮屑伴隨著發炎發紅症狀。嬰兒罹患脂漏性皮膚炎與成人相較,有以下3大差異性:第一主要以發生在頭皮的「嬰兒乳痂、奶垢」為主;第二嬰兒脂漏性皮膚炎發生率相當高;第三有此症狀的寶寶會在1歲後,因皮脂分泌恢復正常而慢慢轉好,僅部分小朋友產生後續其他皮膚疾病。

相關文章

如何預防失智 醫生推薦15項生活好習慣

tbnews7

薑黃護心防失智 5種人不適宜吃薑黃

tbnews7

骨科權威蔡凱宙醫師推薦新時尚全身運動 愛行者北歐式健走專題演講 完整版

tbnews5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