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C
加拿大溫哥華
01/31/2025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盧師尊開示

2020年5月17日蓮生活佛盧勝彥「道果」第299講

慧灌即清淨灌頂 心如明鏡包羅萬象

講一點《道果》。

慧灌二地(原文),就是內法灌頂,慧灌屬於內法灌頂。欸,慧灌不是內法灌頂,不要搞錯了!一個是瓶罐,是第一個灌頂;第二個是密灌,是內法灌頂;第三個慧灌,是無上密灌頂;第四個是大圓滿灌頂。那麼慧灌是第三個灌頂。

慧灌三地、及第四灌半地:

以字之力大清淨導引道,作為見體性身淨土之緣起,若於中脈短阿之內,見輪涅諸法,則名「於手印處見三界」。

復次,於第十三地,由融入字一切行,成不毀字,字轉化成報身。

這一段話如果不解釋,你們也不會很清楚。就是說,到了慧灌的時候,它會產生光明,慧灌的時候,也會產生光跟光明,然後以字之力大清淨導引道,因為那時候是最清淨的,慧灌第三灌頂是等於清淨的灌頂。作為見體性身淨土之緣起:你要看到真正的真身,在那個時候可以看到,在第三灌頂的時候,你可以看到真身,也就是體性身,不只是看到體性身,還可以看到淨土。像師尊有寫過一個《諸天的階梯》這一本書,就可以一層一層的看到諸天,然後看到淨土,就是很清淨的看到淨土,眼睛閉起來,很清淨的,因為你心像鏡子一樣透明,反映出所有諸天的現象,全部在這裡面。

若於中脈短阿之內,見輪涅諸法,則名「於手印處見三界」。師尊《諸天的階梯》,就是見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你都可以看的到,甚至於淨土,你都可以看的到。「於手印處」,什麼是手印?智慧空行母就是手印,因為智慧空行母幫助你,你見到智慧空行母,就可以見到三界。為什麼會見到三界、見到空行母,你就可以看見輪涅所有的法,為什麼?因為在你的身體裡面、在空行母的身體裡面,包含了輪涅諸法。輪就是輪迴,涅就是涅槃,這是比較深的,要跟大家解釋得比較清楚。

看到輪迴涅槃,你可以看到空行母、看到你自己,你就了解到輪迴跟涅槃所有的法,這樣子跟大家解釋,就是非常的清淨。我們的鏡子,(聖尊執鏡)這鏡子有一點灰塵,但是這樣子的一個光明的鏡子,什麼東西來它都可以出現:你這個手出來,鏡子裡面就有手,什麼走過來你都可以看的到。如果你的心已經非常澄明,你包羅萬象——宇宙上下三界諸天包括四聖界,你都可以映在你的心中,這 就是清淨,最大力的清淨,所以我認為慧灌就是清淨灌頂,我自己認為這樣子,它就是清淨灌頂。

第十三地法身佛無形相

由不毀梵字轉化成報身佛

復次,於第十三地,由融入字一切行,成不毀字,字轉化成報身。其實,到了第十三地,體性身跟報身都有的。所謂法身、報身跟應身,報身祂就是像我們看到的佛像一樣,像你們看到二十一度母、救瘟疫度母、綠度母,那個所謂彩繪出來的這一種身,這就是報身,你看到阿彌陀佛穿著衣服的,就叫報身。以前我的上師跟我講什麼是三身:法性身是看不到的,也就是你把祂認為是裸體的;什麼是報身?報身就是智慧本尊佛菩薩顯現出來的現象,就是報身。法性身你是看不到的,是無形的、看不到的,那你所看到的是什麼?是報身。報身像什麼?就像我們彩繪的佛像,像大力金剛在這裡,你看到大力金剛,這是祂的報身,虛空中顯現出來是這一種形相,這一尊就是報身相。什麼叫做應身相?師尊就是應身相。報身是這種相,應身是這種相,所有的佛菩薩的唐卡都是報身,真正的法性身是看不到的。

它這裡面寫著:字轉化成為報身。什麼字呢?也就是梵字、清淨的字,第十三地的時候,因為融入了字的一切行,成為不毀字,那種梵字是不會毀掉的,那個時候那個梵字就轉化成為報身。我們修法,都就是由(觀想)梵字,然後轉變的時候顯現出報身出來,我們觀想出來的全部都是報身,應身就是師尊這種形相,報身就是蓮花童子,法性身就是最高的境界了,阿彌陀佛就是法性身,或者阿達 爾瑪佛就是法性身,你看不到的。但是阿達爾瑪佛化出來的就是祂的報身,祂再顯化成為應身——就是像師尊,這個就是應身。所以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看不到的,報身就是彩繪的或者塑成形相的,另外應身就是應化在人間的所有的身,像師尊蓮花童子現在這個形相,就是應身。這裡講的是報身,字轉化成為報身,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成不毀字」:祂是不會毀滅的。為什麼不會 毀滅?因為祂在虛空之中,祂在觀想裡面,祂在彩繪裡面,就是不毀滅的。佛在第十三地是法性身,然後再轉變成為報身,再轉化到人間就成為應身,就是這樣子講的。

 

相關文章

恭祝 師尊 師母 新年健康快樂 請佛住世 長住世間 恆轉法輪

tbnews7

恭賀 師尊 師母 新年快樂 佛體康泰 請佛住世 恆轉法輪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63期2024年1月30日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