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C
加拿大溫哥華
01/19/2025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找到最適合皈依處的顧皓翔博士

 圖為台灣華夏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顧皓翔副教授p1105-11-01文/真佛記者   曉曉
  「真佛宗博士教授團」,係由國內外具有「博士」學位或「助理教授」職稱以上之皈依弟子所組成的團體,內中人才濟濟,臥虎藏龍。最近,記者為了採訪台灣華夏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顧皓翔副教授,照例上網預做功課,Google顧博士的背景資料以供寫作參考。當進入顧博士的個人網站瀏覽時,著實嚇了一跳,因為裡面所列舉的學術榮譽,包括國際發明獎,數度蟬聯教育部和科技部頒發的績優教師獎,以及專長、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和計畫,洋洋灑灑,讓人目不暇給。尤其值得讚嘆的是,顧博士所獲得的專利至今已達60件。試想,一位教育界的年輕菁英,這些年來,是憑藉著多大的努力和熱衷,才能達致如此豐碩的專業研究成果。
接軌生產力4.0   研發成果豐碩
  依據國際潮流趨勢,2012年,由德國提出的「生產力4.0」是當今業界最夯的概念。簡單來說,生產力4.0就是要透過網路技術、雲端科技打造智慧型的工廠,這個工廠可以隨時依照客戶需求調整生產內容,因此未來的產業是完全的拉式客製化生產,且只有在有需要時才會有產出。由於此思維超新,又會改變現有的工業模式,所以被視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也稱為「工業4.0」。
  顧皓翔博士任職的華夏科技大學,正是這樣一所與國際接軌的高等學府。華夏科技大學位於台灣新北市中和區,設立於1966年。前身為「華夏工業專科學校」,2004年改制為技術學院,2014年8月1日改名為華夏科技大學。據了解,該校主要以智慧型機器人和資產物業管理為兩大教學主軸,並以技術導向培養學生畢業即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2009年,顧皓翔取得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博士學位後,熱愛作育英才的他,即選擇華夏科技大學作為事業立腳點,而今轉眼已過了七個年頭。
圖為顧博士在華夏科技大學上課時的照片p1105-11-02  顧皓翔博士的專長是物聯網、無線感測網路、電腦與行動通訊網路、網頁技術、醫療照護系統、數位匯流等;而他近幾年來的發明專利更是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例如:盲人智慧手環、太陽能充電式機車行動電源模組、可遠端操控之節能空氣清淨機、智慧寵物屋、冷熱椅子、中醫醫療器材計數器、注射式餵食裝置及餵食器……等。為了讓讀者更能貼近顧博士的發明,以下特選幾個巧思的裝置做介紹,看看這位學術專才是如何用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有趣、安全與多樣化。
  ◎「具有收信通知之信箱裝置」,這是個實用的小設備,專利權期限自2015年3月21日至2024年9月30日止。顧博士說,因為現代都市地區民眾大多住大樓,有時信箱就只是廣告信,或甚至無信,以前的習慣總是要打開信箱看一下是否有重要信件,這樣每天回家拿鑰匙開信箱很麻煩。而這個專利是在信箱放個小裝置,可以幫忙確認是否有新信件,甚至簡易判斷為何類信件,通過電郵發送通知信給物主,即可根據不同情況適時去收信。此裝置顧博士正打算拿去申請國際發明展比賽。
  ◎「嬰兒車的環境品質監測裝置」。由於人體對空氣品質(如紫外線過量、空氣品質太糟)事實上不太能做分辨,而通常嬰兒的呼吸道又比成人更敏銳,只是我們可以戴口罩,嬰兒卻不適合,因此就裝感測器在嬰兒車上面,如果外面空氣品質或紫外線不佳,即刻通知家長注意,做些防護措施,當然此時能不帶出門就儘量不要帶出去。顧博士表示,這個裝置快的話,一年後就可商品化上市。
  ◎「醫療照護系統」一向是顧皓翔博士的研究主軸,他利用各式的感測設備去偵測、保護家中的年長者或慢性病患,防止長輩突然跌倒的危險或注意在病床上起身時的安全性,該裝置可在事發時立即通知照護者。此發明已獲得專利,且撰有一篇國際期刊論文佐證其實際效益。
  ◎顧博士雖不擅長打高爾夫,卻很關注因亂揮桿造成的運動傷害,因此針對初學者研發了一個「高爾夫球揮桿動作的判斷裝置與系統」。他說,很多初學者揮桿打球動作沒有完成或姿勢不正確,容易造成運動傷害,所以在身上與旁邊放監測設備,以了解揮桿動作是否真的完成,或揮桿有無錯誤;除了協助調整錯誤的姿勢外,也希望將運動傷害減到最低。
  ◎顧博士之前騎單車自助旅遊,隨身總是要帶上相機、手機、地圖等等一大堆雜物,相當麻煩,所以他自己寫了一支App(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設計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行動裝置上運行的應用程式,並且擁有一套獨立的操作系統),讓使用者只要帶上手機,就可以規劃路線、記錄行程;回到家只要按個鈕,直接把旅遊行程照片上傳到你的網站,這樣就不用再做記錄、照片分類等繁瑣事物了。
  平時,顧皓翔博士最喜歡與年輕人玩在一起、讀書在一起了,可以說他自己就是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身為家中獨子,從小父母就給予他很大的自由創造空間;加上至今尚為單身貴族,讓他可以全心全力投入教育工作,也無怪乎他的靈思不斷、作品連綿了。不過顧博士仍謙虛地表示:「除了我個人的專利外,其實我們還有一個研發團隊,由十來位老師和學生一起組成,大家一起想點子並做討論,只要有可行性就申請專利,至今團隊的成果也有百來件了。」
找到了最適合的皈依
圖為顧皓翔副教授(最前者)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自己也像個大孩子般,被學生簇擁在其中p1105-11-03  顧皓翔博士經常跟學生們說同樣的話:「有宗教信仰是很棒的,我自己覺得目前真佛宗是最適合我的,所以我就停留在這個地方。你們可以多看看、多走走,如果發現有比真佛宗更適合你們的,當然你們就去那個地方;但如果還沒有的話,歡迎來真佛宗看看。」另外,他也會跟身旁的朋友說:「有個宗教信仰蠻好的,只要這個宗教是教導你向善,教導你能放下,開心過生活,就是個不錯的宗教。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當找到適合的時候,請好好把握。」
  蓮生活佛是顧皓翔博士最推崇的當今大成就者,尤其,師佛寫書的有恆更令他深深折服。「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知道,若是有個學生每天寫日記,持之以恆,這樣子的學生就不太會找不到工作。因為僅憑著這樣子的恆心毅力,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成就。簡單的說,就是每天做好一件小事情,其實就是完成一件大事。」因此顧博士常跟師兄姐說:「師佛寫書的速度比我看書的速度還快!我都還來不及看完、吸收,常常就會發現師佛又出新書,實在太厲害了。」而在台北的家中,除了年代久遠、不太容易尋獲的幾本散文集外,顧博士擁有整套師佛文集,並且幾乎全數閱覽過。
  其實,顧皓翔博士和真佛宗結緣早在大學時代。當時在新竹中華大學社團裡認識了一個學妹,是已皈依真佛宗約二十來年的弟子,雖然他們也曾經一起去真佛宗分堂問事、祈福,但顧博士始終無法走進這扇佛門。直到讀博士班二年級(2005),他認識了一位道教老師,透過不同講學方式,他才開始對於宗教產生興趣;之後,更認識僅是國中生的翰迪師兄等神童,讓他親證無形世界的不可思議難思議。於是,在翰迪師兄的帶領下,顧博士於2006年中皈依真佛宗,並開始去位於成大旁邊的寶輪堂參加同修。
  從一個天主與基督教家庭,到學習道教,再接觸密宗,顧皓翔博士的真佛緣真是繞了一大圈。同時他也從一個沒有特殊信仰,只會求神問卜的一般民眾,變成現在每天必定持上師心咒的聖弟子。最近他正努力唸孔雀明王咒,希望早日完成60萬遍的基本數。顧博士說:師佛很慈悲,訂個基數,不論你再忙,只要每天持誦,一定會完成,就好像是玩遊戲一樣,唸完一尊後,再唸一尊。有些佛的心咒唸起來卡卡的,有些就會很好唸,且順順的唸完,這樣最有緣的神佛或金剛就會出現,此時就可以一經一咒一法的深入了。
  另外,顧博士在自己家裡設有小佛堂,每週一次,他跟幾位師兄姐一起同修四加行法,並且導讀與分享師佛所講述過的經典文集或修法心得,讓師兄姐能更快進入師佛的心。而只要師佛在台灣,他幾乎每週六都會去台灣雷藏寺參加大法會,「因為師佛講述佛法很平易近人,師佛會用笑話把弟子的思緒打開」,所以有比較親近的學生也會同他去領受加持。
  顧皓翔博士認為,師佛太慈悲了,各式各樣的人都想辦法救渡。因此,他希望藉此與讀者同門互勉:一、師佛已經那麼厲害了,祂仍然持之有恆地教弟子佛法、寫文章、畫畫,祂每週都無法請假,帶領著我們一起同修。所以,大家一定要惜福。第二、真佛宗的儀軌真的很棒,每個儀軌基本上都很類似,只是把主尊的部分調整即可,實在比道教的儀軌簡單太多了。而且師佛很慈悲地傳了很多的法,講了很多的經,只要自己願意,一定可以找到適合的法來實修。「敬師、重法、實修」真的很重要。
虛擬世界的隱憂與建言
  師尊蓮生活佛經常在開示中告訴弟子:「我沒有手機、沒有平板,我不會用電腦,也不看網路。」只可惜,這似乎不是時代的走勢、文明的潮流。
  這個世代,舉目望去,人人低頭滑手機、傳訊息,似乎已是不爭的事實,即連本該清淨過日子的修行人也很難免俗。
  也或許,只有像顧皓翔博士這樣的人,會有點例外。因為當記者請問顧博士平常有何休閒活動時?他立馬回答:「我家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沒有電腦。我自己就是學資訊這行的,工作時整天接觸,所以回到家就休息。我家只有師佛的書,晚上我回家,基本上洗個澡、看看師佛的書,就上床睡覺了。」顧博士語重心長地又補充:「很多東西學一點點會覺得很好玩,到專業就痛苦了。我這樣子過日子比較輕鬆,如果回家還要碰電腦,就太辛苦了。」善哉!斯言。
  教育,是國之基、民之魂。但是很多有識之士不免擔憂:「現在的社會只是一個學問的教育,沒有人格的教育。不要認為在學校讀過一二十年的書就了不起了,因為學校教育重視考試,全是為考試而學的,在人格上沒有學習,所以很多人做人特別差勁!」而所謂人格教育,「也並不是等長大了以後才學,應該是從小,甚至母胎時期即開始,其中尤以家庭教育最重要。如果能從兩、三歲起,父母及家人就能對賢善的事進行讚嘆,並逐漸把幼童帶往好的方向,那麼長大後必是個好人。反之,即使他有再高的文憑和水平,也會是個自私自利的沒出息人。」
  可如今,再加入了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人格教育陷入了更深的困境。顧皓翔博士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他說:「現在很多父母帶子女出門,都把手機和平板當成他們的褓姆,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但因為這是世界的趨勢,就像報紙完了是廣播,之後是電視、電腦,都是沒辦法避免的。」
  顧博士表示,事實上,大學生現在被網路影響是很嚴重的,他們比較會活在虛擬的世界裡,而常跟真實世界的他湊不在一起,因此會有很大的認知落差。他舉例說:「我曾跟一位學生當面聊天講話,他在人際關係和溝通上,顯然是有一些問題,因為他講不出什麼話來,互動性也低;但當我在line上跟他聊天時,他卻可以跟我侃侃而談。」顧博士不無感嘆,他認為:「這問題其實蠻大的,因為他缺乏自己的真實性,而在虛擬世界中,他是另外一個他,用來彌補真實世界中他的不足。好比在遊戲中,他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而現實中,可能就是平凡人,因此才會在虛擬世界找他的真實性。」「只是遊戲幾乎都是具競爭性的,很容易增長貪、瞋、癡,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格的發展。」
  今人、古人,真的大不同了。後者有時間,他們會休息、曬太陽,並親近大自然。但現代,就像電影「駭客任務」所傳達的:所有幻人控制了人類,而人類卻不知道自己活在幻化裡。
  既然虛擬情勢無可抵擋,身為高層教育的播種者,顧皓翔博士提出了他的建言:第一、小朋友常滑手機,父母一定要多觀察注意,不要讓他們把虛擬和現實合在一起,這是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第二、可以的話,或如果真的要玩的話,不要讓手機離眼睛太近,因為手機小且光線強,需要高注意力,很傷視力。第三、家長應多和孩子互動,常常關心他們的行為舉止,因為在父母面前和他真實的內心世界,可能是不太一樣的。
  另外,由於有真佛密法的熏習與加持,顧博士也儘量把師佛的著作介紹給學生看,並將裡面的一些觀念和想法想辦法告訴他們。大凡諸法必從「心」的改變開始,而真佛宗的修行次第恰恰是串習心性與對治煩惱的不二瑰寶。

相關文章

恭賀 師尊 師母 新年快樂 佛體康泰 請佛住世 恆轉法輪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61期2024年1月16日

tbnews7

法王蓮生活佛最新法會信息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