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C
加拿大溫哥華
01/18/2025
溫哥華真佛報
盧師尊開示

2022年07月02 日 蓮生活佛盧勝彥《維摩詰經》 第13講

正念正定即無念 行善斷惡即總持 眾生不明箇中理 唯有四聖行此道

    好啦!我們講《維摩詰經》。這個寫得又超前的。我上回談到「心常安住無礙解脫。」今天要講「佛國品第一」——「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有講嗎?還沒有嘛?所以這個它又蓋錯了,因為我們講得很慢。這個經不好講,其實是不是可以試著講別的經?(眾笑)因為實在講不下去。維摩詰怎麼搞的!剛開始單單解釋大比丘、大菩薩,就要講那麼多,是要人家感到很煩惱嗎?不講還不煩惱,愈講就愈煩惱。到底是誰叫我講的?講這一部經好難。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這個不解釋也不行。「念、定、總持」什麼叫「總持」?「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念」--這個「念」字,就是我們人的念頭要有正念,八正道裡面要有「正念」,「念」就是正念。大比丘跟大菩薩一定是正念,祂不會有邪念、不會有歪念,這個就是「念」--正念。

    哪個是「定」?大家都會講一定是正定。這個「定」就是這些大比丘、大菩薩都是有正念的、有正定的。什麼是「總持」呢?不給獎,這一次不要再給獎了,不要再給東西了,誰能夠解釋「總持」?如果跟師尊心意合的就是對,跟師尊心意不合的就不對。我們只能夠這樣子講,對不對?誰能夠講「總持」?兩個字「總持」。我告訴你普方上師,我以前皈依的普方上師,他建的寺廟叫做「總持寺」,就是這個「總持」兩個字。什麼叫「總持」?大使,我眼睛看著大使。

    廖大使:佛經裡面講的「總持」,師尊也曾經講過,就是真言、就是陀羅尼、就是咒、就是佛的語言。

    蓮生法王:好。謝謝!講的也是對啊。

    這裡的「總持」是講大菩薩的「總持」是這樣子的--「持善增長,持惡不生」。這世界上,有兩個字,一個是善,一個是惡。當然善,人不可能全都是善的,善中有惡,惡中有善。

    我講過一個故事:一群強盜要到一個村莊去搶錢,到了村莊門口的時候,那裡有一口井,有一個小孩子,那個很小還在學爬的小孩,爬到井邊,就在井旁邊玩,然後整個人快要掉到井裡。那一群強盜一看到這個小孩子,小baby快要掉到井裡,他們講說:「我們先把那個小孩子救起來,然後再進去裡面搶」。這強盜也會發善心,因為他到那個村莊去搶錢的時候,這個村莊前面有一口井,一個小孩子在井旁邊爬,學爬,快要掉到一隻腳已經伸到井裡面了,那個強盜還說我們先去把那個小孩子先救起來,然後再到村莊去搶錢。

    這個強盜也會發善心,不是不會的。突然間就產生這個小孩要掉到井裡了,趕快去救他。其實,他的目的是到村莊裡面去搶錢,強盜是惡人。但是,他們會發善心,先去把小孩子救起來,再進去搶。這是我講過的。所以我們人--善不是全善;惡也不是全惡。我們一般人都是善中帶惡;惡中帶善。有時候一下子做善事;一下子又做惡事。就是這樣子變來變去。

    大比丘、大菩薩不是的,祂的「總持」就是持善不失而且增長,祂持這個善念一直在增長,祂持惡不生。知道是不好事情,祂就不讓它產生,持惡不生。這個「持善增長,持惡不生」,也就是這樣子講。大比丘、大菩薩根據佛陀的道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祂們就是持著這個善--「持善增長,持惡不生」。這才是大比丘、大菩薩。這裡講的都是大比丘、大菩薩。這個就是「總持 」意思就是在這裡。

    釋迦牟尼佛祂教我們什麼叫作「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個是最重要。自淨其意,就是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是諸「佛教」。釋迦牟尼佛主要是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身口意清淨,就是佛陀的教法。所謂「總持」的意思就是講前面那兩句「持善增長,持惡不生」,不生惡念,沒有惡。

    關於這個「正念」跟「正定」,維摩詰會講什麼是「正念」?釋迦牟尼佛講「正念」,無念就是「正念」。所以,我們《真佛經》裡面提到 「以無念為正覺佛寶」,都沒有念。無念的時候是什麼?就是「定」,就是「正定」。所以這個「念」、「定」是合在一起的。當你無念的時候,你就是在禪定了。禪定還有更進一步講,最重要就是無念。

    前面所說的,好像是說「一念」也等於是禪定。「一念」就是專一。佛曾經講:「專心一致,無事不成」,你只要能夠專一就能夠無事不成。老子曾經講過:「只要持一就是大事畢」。你能夠持著一,大事就可以解決。這個老子跟孔子跟佛陀所講的是一樣的。無念就是禪定,就是「正定」。「正念」就是無念。

鬼之消亡非解脫 仍隨因果業力轉 無為而為利眾生 方成四聖脫輪迴

    上回有一個同門問我,但答的不是很好。我回去的時候,佛菩薩也有跟我指示:「祢答這樣子是不完全的。」那位蓮花淳健問的,所謂靈魂的遺氣到最後等於沒氣,就等於靈魂的消亡。消亡就是解脫了嗎?其實是不對的,消亡不是解脫。我應該怎麼回答才是正確的?我那時候講說:「消亡了以後就會變成微生物,就會變成病毒。」我回答說:「你這個氣全部消亡了,你就會變成病毒。」

    我回答只是其中一方面。另外,其實按照釋迦牟尼佛所知道,所講的道理是這樣子的,消亡--如果靈魂的氣非常的弱,消亡按照佛陀所講的是這樣子的,它會變成微生物。

    《封神榜》曾經有寫過這樣子:《封神榜》龜靈聖母被闡教把它消滅了以後,龜靈聖母就化為細菌,細菌就殘害到人身,《封神榜》裡面寫的。這時候,阿彌陀佛就派蓮花童子拿一個包包,給祂一個包,然後祂下來,把那些細菌收回去。蓮花童子一下來就把龜靈聖母往空中一丟,那個包包就會變成很大,把整個龜靈聖母的這些細菌,全部把它包起來。蓮花童子就背著包包,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回覆阿彌陀佛祂給的旨意。

    祂要把龜靈聖母的這些細菌拿回去給阿彌陀佛,但蓮花童子在半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祂就很疲倦,打瞌睡就睡著了。龜靈聖母的這些細菌就出來了,從包包裡面出來,本來西方極樂世界有十二品,被龜靈聖母的這些細菌吃掉三品,才變成九品蓮華生。十二品蓮華生,居然被龜靈聖母的這些細菌吃掉三品,真的!這些細菌是很厲害的。

    雖然是氣沒有了,但是它會變成微生物,是真的會變成微生物。我講的是對的,但是祂說沒有完全。因為如果完全消亡,好像蓮花淳健講,解脫了嗎?什麼都沒有了,不是解脫。很多這個異端、外道講,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連靈魂也沒有了;講了靈魂反正你也看不到,靈魂根本沒有這回事。沒有氣、沒有靈魂,什麼都沒有。沒有天堂、沒有地獄。

無為而為利眾生 超脫六道輪迴

    我的父親就是持這個意見跟我辯論。我年輕時跟父親辯論,辯到臉紅脖子粗。我兩人是在除夕夜兩個人辯論,在除夕夜,本來是高高興興,闔家團圓的。辯得父親拍桌子,我也跳起來。兩個人這樣子辯論。

    我的父親說:「人死了就沒有了。」我說:「哪裡會沒有?有天堂、有地獄、有靈魂。」我的父親說:「 拿出了給我看。」我說:「我拿不出來,但是經典上是這樣子寫的。佛經裡面都是這樣子寫、道經裡面也是這樣子寫。」他說:「那是人寫的,那個不算。你要讓我看見了,我才信。」

    我跟父親辯論就是辯這個東西。如果像我的父親講:「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就是解脫了嗎?」當然不是,落入頑空。所以這個氣,沒有了,當然是落入頑空,但是它還是有因果。它會變成細菌,會變成微生物,不會完全沒有的。它還是依照它的業力,依照這個人本身所做的業力,轉化成為因為它氣沒有了,它不能夠成為一個人,也不能夠下地獄、也不能夠墮入到三惡道,所以它就墮落到微生物,就是變成病毒。

    病毒也是一種生命啊。所以,你假如是說:「什麼都沒有了,那就是解脫了。」那是跟我父親所講的話完全一模一樣。沒有天堂,沒有地獄,也不會再轉世,那就解脫了,那是不可以的。

    按照佛的「正覺」裡面所講的,佛--就是有一個「正覺」。這個「正覺」跟「菩提心」有關。就是維摩詰所講的,利益眾生。我不是為了什麼去利益眾生,但是我做的就是在利益眾生,這個就是無為而為。我前面這個無為兩個字,就是代表說我不為什麼而做,但是而為,就是利益眾生。這個才叫做無為而為啊。所謂「無為法」,佛講的「無為法」,就是說我不為什麼而做。

    《金剛經》裡面有講到,這個六祖慧能就是聽到《金剛經》這一句,是哪一句啊?「以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無為而為。以無所住,就是無為;而生其心,就是而為。無為而為就是說我不是為什麼而做,我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也不是為色,但是我始終保持著利益眾生的心在做事情,這是無為而為。

    佛教--佛陀的「正覺」是講的是這個。你不能講說「我死了就是解脫啦」、「那個鬼的餘氣消亡了,就是解脫了」,不能這樣子講,因為那對眾生一點利益都沒有。如果死了就是解脫了,那是外道所講的話。

    所以,我們作為一個人,主要是因為他有菩提心,但是不是為什麼去做這個菩提心,只是因為你生起菩提心才稱為菩薩,才稱為佛,才是大比丘,才到了四聖界,是這個原因的。這個要解釋很細欸!這裡面東西很細欸!你以為什麼都沒有了就是解脫了?什麼都沒有就是解脫了那很容易啊!彗星撞地球大家全部解脫了。有一個彗星跟地球相撞,地球爆裂,我們人都全部都死了,那就全部解脫了嗎?不是啊!還有因果存在的啊!因果還是在的。所以你如果認為空亡就是解脫了,消亡就是解脫了,那就沒有因果了。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那就是沒有因果了,那還有什麼因果呢?因果就不用談! 

    因果是不可思議的。所以,維摩詰講這一部經是很難講的,因為它裡面有一個《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經》,不可思議就是你不能用想的去想啊,就離開了一般的這個想念。所以這部經是真的很難講。

    「念定總持」。「念」--就是正念。「定」--就是正定。「總持」--就是持善增長,持惡不生,就是「總持」。這個跟大家解釋清楚。「辯才不斷」--我剛剛跟我父親在辯論的時候,盧師尊是辯才不斷。那我父親是落入空頑。如果以現在來講,我父親那時候講,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那不是解脫,而是還是有因果存在。你的靈魂還會升三善道、三惡道,就在六道裡面輪迴,你要超出這個六道,你必須要無為而為--「因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你要這樣子才能夠成為菩薩、成為緣覺、成為阿羅漢,最終的就成為佛。所以,這個就是佛經裡面真正的道理就是這個樣子。

    所謂「辯才不斷」,我那時候就用佛經跟我父親辯論,我父親就是講說,死了,人就沒有了。所以,幹什麼要做善事?幹什麼要做壞事?我做壞事也一樣啊!也是死了就沒有了,做善事也是死了就沒有了。他是這樣子講,我父親是這樣子講。當時是我跟他辯論,兩個爭得眼紅耳赤,拍桌甩椅子,然後他就離家出走,從台中跑到高雄去玩。我高雄也有同學所以我也去高雄玩。那我母親在旁邊聽呢,我母親就講,這兩個父子吵一吵、鬧一鬧,兩個都跑去高雄,到時候又在高雄碰面。

修持六度實自度 提升靈命證菩提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再來呢,就是菩薩的「六度」啦!對不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菩薩的「六度」。「六度」以前都解釋過了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布施」--什麼叫「布施」呢?就是「總持」--「持善增長,持惡不生」就是「布施」,做所有的善事都叫做「布施」。「持戒」--就是把這個不好的、惡的,全部戒斷。不生,就是「持惡不生,就是戒啊!就是「持戒」。

    什麼叫「忍辱」呢?我修行人,那時候我小的時候修行,只有被我父親打,用棍子打、用什麼打啊、什麼都打過來。這個反正我不聽話就打,聽話了也打,不聽話也打,喝了酒也打,不喝酒也打,這個成績好也打,成績壞也打。總之,但是我都是忍辱啊!到現在我很尊敬他,其實他是在教我忍辱--「忍辱波羅蜜」,我父親是在教我忍辱。

    我今天知道了,喔,雖然他天天打我,但是呢!沒有他我也不能成長啊,所以應該還是要尊敬自己的父母,我這個人是這樣子的。我還是要尊敬我的父親,我沒有我的父親,我也不能成長啊,他也是養我、育我。養我就是他給我飯吃,三餐到最後他都是給我飯吃,我也沒有說沒有飯吃啊,我能夠成長,也是因為我父親賺錢,我才能夠成長,我應該尊敬他。然後,我也懂得這個道理,他打我,讓我能夠修行忍辱啊。當然我不會打他的,我不可能打他的。我修到現在為止,因為我父親打我,我就想到一句話,被打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這一生,從來沒有跟人家打架過,也沒有打過自己的子女。

    這是我父親給我的教育,也是有養育之恩啊,所以我很尊敬我父親。因為他打我,所以我知道被打是很苦,所以我從不打自己的佛青、佛奇,從來沒有打過他們。只有一次我在靜坐的時候,他們兩個在後面玩耍嬉鬧,我就拉了他一下,他們就永遠記住我拉了他們一下,哇,氣死我了。要「忍辱」啊!

    那「精進」--我說做到了,每天修法,每天寫作,每天要完成畫畫,每天一定要做一些事情我才能心安。這個「精進」我是做了,每一件事情都要精進,任何事情都要做。不做,你今天失去了生命,今天你沒有做有意義的事情,你就失去今天的生命。我是這樣子想的,活一天就是要精進一天。你今天不精進,你今天的生命白白浪費。

    「禪定」--是正定,就是正定。而隨時隨地,按照維摩詰所講的,禪定不是枯坐在那裡,走路也是定,行住坐臥都是定,一言一行都是定。這才是真正的「禪定」。

    然後「智慧」--無生無死的智慧,無生法忍。你真正得到了最高的「智慧」,那種「智慧」是什麼?無生無死。你明白嗎?沒有生也沒用死。這個在《金剛經》裡面有講無生無死,其實沒有生也沒有死。你在人間,不過是你在做夢啊!一個一百年的夢。你根本沒有在這個人間,你也沒有離開這個人間。你沒有生,也沒有死,為什麼沒有生也沒有死?其實都有生死啊。現在活著啊,一會兒你不活了就死了啊,為什麼沒有生死呢?永嘉大師講的那一句話很重要,夢中其實都有六趣,夢中都有六趣啊。「夢中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醒過來什麼都沒有,醒過來,這個六趣都沒有,這是永嘉大師的證道歌。這裡面解的就是無生無死的「智慧」,這種「智慧」才是「大智慧」

    什麼是「大智慧」?佛陀的智慧,如來的智慧。如來的意思就是好像有來,來這個人間很像有來,又好像有去,就是如來嘛,好像有來,好像有來其實沒有來,好像有去其實也沒有去。所以我寫那一本書《如夢如幻》,就是寫這個「智慧」的,如夢如幻,就是「智慧」。《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如夢幻泡影,如夢幻泡影就是這個。人生呢是什麼?如夢幻泡影,《如夢如幻》我寫那一本書你們看清楚。那個就是「智慧」。

    好啦,今天就講到這裡吧,嗡嘛呢唄咪吽。

相關文章

20221224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開講《維摩詰經》

tbnews5

20221217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開講《維摩詰經》

tbnews5

20221211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首傳蓮師「化虹大法」-台北小巨蛋

tbnews5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