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2025
溫哥華真佛報
師尊文集導讀

《師尊文集導讀》

大圓滿與八正道

文/蓮慈金剛上師

  蓮生活佛第283冊著作《千艘法船》裡「大圓滿的境界」一文,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那就是除了師佛可以講以外,我相信很少人能講這個境界─「大圓滿的境界」。
  有人問我:「盧師尊!你的大圓滿境界是什麼?」我答:「佛性。」問:「佛性太虛幻,以何成佛性?」我答:「解脫。」問:「解脫什麼?」我答:「一切法拘它不得,生死不拘。」問:「不是沒有生死嗎?」我答:「原本無生無死,因有無明,才有虛幻的生死。」問:「再回到原來的問題,大圓滿的境界是什麼?」我答:「大自在王如來。」問:「在何處?」我答:「奧明淨土──阿達爾瑪佛。銅色山淨土──蓮華生大士。現喜淨土──金剛薩埵。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瑤池淨土──瑤池金母。」問:「盧師尊,何以特別列出這五大淨土?」我答:「今世特別有緣的境界。」問:「你今世是大上師嗎?你以何為大上師?」答:「我的身是『僧』,我的語是『法』,我的意是『佛』。我是三寶的總持,故是大上師。」問:「現在的很多上師,可能不明白這些,盧師尊想教他們什麼?」答:「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上師成就一切。上師也即是尊貴的金剛總持。」問:「盧師尊!你這一世在五濁惡世教導眾生的精華,一句話解說,是什麼?」答:「眾生皆是佛。卻為染污蔽。染污若淨化。佛果即現前。」問:「盧師尊!你還有什麼願望?」答:「沒有。」問:「為什麼沒有?」答:「一切都是幻化。」我現在終於明白,大圓滿的境界,就是「沒有」。因為「沒有」,才是「大圓滿」。(參!)
  師佛叫我們參這最後一句。大圓滿的境界就是「沒有」,因為「沒有」,才是「大圓滿」。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最近師佛正在講的《金剛經》,師佛講得非常詳細,也非常深,是很難講的。但師佛用祂特殊的善導巧說,極之詳盡逐字逐句的引導我們深入瞭解《金剛經》。「大圓滿的境界」我覺得跟《金剛經》的真諦是一樣的。「諸相非相,即是如來」,空「四相」,了「三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我想到了禪宗的祖師六祖惠能也講過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六祖壇經》裡祂講,「不思善、不思惡」,還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都是大圓滿的境界。師佛講過,禪宗就是大圓滿,所以看到這一篇,我就想到過去印象特別深的成就者所說過的話。還有龍樹菩薩「中觀思想」,祂的「八不思想」提倡「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也都是由沒有悟入。
  我還想到師佛心中流露的《真佛經》,《真佛經》裡有一句重要口訣:「以無念為正覺佛寶」。「無念」也是沒有。我還想到道教瑤池金母的「無極大法」,是什麼法?就是「一念清淨心」。每一個念頭都是清淨的,清淨也等同沒有。我還回想到剛學佛的時候聽到很多人都在傳誦的一句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終於也悟到,原來都是用正、反、正這樣的思路去深究。「道」「顯」「密」「禪」成就者在講的話,現在終於融匯貫通了,講的其實都是圓滿覺悟的究竟「如如」。
  最後我想到的是什麼?我過去聽師佛講釋迦牟尼佛的《圓覺經》。佛陀說,「有覺有照」未登地,有觀照有覺悟,還是有相;圓滿的覺悟是「無覺無照」才登地。也應證了師佛所說大圓滿的境界,就是「沒有」。因為「沒有」,才是「大圓滿」。
  但這頭才剛理出個頭緒,緊接著,我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一個行者修到大圓滿,什麼事情都無所謂,都放下了,證悟了空性,了知世間一切都是幻的,不真實,什麼都沒有了,這樣的人在世間又應該怎麼是好呢?這個人會變什麼樣呢?我覺得這是個大問題。當一切都空了,無所謂了,該如何做?如何依止?如何去利生處世呢?
  因為如果一味地求空,會進入頑空。師佛講過如果統統都不會想念了,那就進入了「無想天」,「無想天」就是「頑空」的境界。所以行者千萬不能頓入頑空,否則就像個活死人,沒有作為,在世間上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我想,修行應該不是這樣的,證得大圓滿成佛,佛不是死的,既然這樣不對,那要怎麼樣呢?果然師佛在講授《道果》第四灌頂時,其中有一段剛好就是講的這個,師佛講第四灌是最高的灌頂,灌了以後要配合「八正道」。因為大圓滿的人是修「無修瑜伽」,但是無修並不是不修,而是祂的行為都是符合「八正道」的。師佛說,這個非常非常重要,要成佛還是成魔,關鍵就在這裡。
  看到這裡,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一位開悟者見道後還會掉下去?因為開悟的人只是「明心」,真正要「見性」成佛,還要修的,沒有依「八正道」去修,仍然統統會掉下去,開悟的人也會變成魔,這就是一個關鍵時刻。不是成佛,就是成魔,分別就在於是否行「八正道」。
  固然每位初學佛者一定是從「八正道」開始打佛學基礎。但是開悟以後,更要去實踐行「八正道」。如果不去實踐「八正道」,恐會為所欲為無所顧忌佔盡天下人的便宜,只因眾生迷糊,而悟者比一般眾生有定力,有智慧,若不行正道,終成一介損人利己的大魔頭。
  那什麼是「八正道」呢?師佛在第257冊《煙雨微微》書中「我所知道的八正道」一文中寫道:「佛陀講的『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據我所知,這八個『正』,是八個環節,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這也是三無漏學,『戒』、『定』、『慧』。」
  這怎麼說呢?師佛說:「我說戒:正語、正業、正命。我說定:正精進、正念、正定。我說慧:正見、正思維。我們修行,我認為應該從『正見』開始,如果偏離了『正見』,什麼都沒有了。佛陀在世時,最重視『正見』了。」佛陀時代有外道六師,就因為他們沒有「正見」,所以被佛陀斥責,外道就是魔道。師佛又說,我的前世舍利弗,他就是「正見」的守護者。舍利弗提倡的修「十善」,去「十惡」,就是修「道德」了。
  師佛在講《道果》時再次解釋「八正道」的意義:所謂「正見」,正確的見解;「正思」,沒有偏差的思想;「正語」不犯四種口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正業」,不做色情、賭搏、殺生業;「正命」,講的是心。心主宰你的命運,心正才有光明;「正精進」,貫穿所有一切法都要用到「精進」。「正念」,念頭是純正的;「正定」,沒有條件,沒有求的定,才是「正定」。有求的定,得不到佛果。
  師佛說,我們在行住坐臥當中,佛陀第一個要講的就是「道德」,修行就是在修這個「道德」。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不貪、不瞋、不痴、不疑、不慢,就是合乎了十善,自古有德之士都是依止這守「十善」斷「十惡」的原則。一般人舉手投足都非常容易落入十惡業當中,不是身口,就是意念上去犯。譬如口業最容易犯,只要有二個人在,嘴巴一打開就妄自批評人,口離不開批評。師佛講,只有開悟的人才能批評,因為開悟的人能將批評化為空。真正懂得任運的開悟者,祂會把所有的思想、行為、言語、身口意全部轉化,表面上好像是跟眾生做一樣的事情,但事實上以祂的內在修為自然就可以把祂的思想心念轉為純淨的空性,所以祂沒有造業。而一般人因為沒有正念、正見、正思維,沒有正定等等,「戒、定、慧」都不具足,所以所行所思無不造業。
  師尊文集第284冊《七旬老僧述心懷》中「大善與大修行」一文,文中有講到精進的例子:我的弟子曾問我:「盧師尊我發現兩個字,非常了得,這兩個字是因緣。」我答:「不錯。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弟子問:「那我等還精進什麼?」我答:「超越。」弟子問:「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如何能超越?」我解釋:「我在禪定之中,曾經進入無感知的世界,也就是感知不到任何東西。如同在無夢的深眠之中。一切全是空白。我知道:這是無想天,無想天人在其心中創造了一個完全空白的狀態。我覺得:這不是正等正覺。而是頑空。我要從這種境界,走了出來!」「我說:如果深信因緣,認為一切都是因緣所成,就如同宿命一般。」「那就會變成一灘死水,激不出一絲的浪花,成了宿命者了。」我說:「真正的佛法,認為這也是不對的。」佛陀說:「就算是昆蟲,也有佛性,也有一天,會得到正等正覺。」「這句話是破宿命論的。」「『因緣』是可以超越的。」讀到此,我如獲至寶!
  文中,師佛舉例《了凡四訓》一書,袁了凡本是宿命論者,經禪師指點,用立命之學,努力行善終於改變自己的命運。
  師佛教我們命運是可以改的,不是不可改。「大善」與「大修行」可改變命運。
  確實,做人和修行師佛都以身作則教導要守分寸,守道德,發菩提心。祂說:「我只要努力過了,我精進過了,我盡了全力去做,至於成不成,就不用去想了!」這個就是「正念」、「正見」、「正思維」,也正是「無為而為」的聖哲思想。師佛最後寫道:「我是:相信命運。努力改運。二者雙運。精進而不懈怠!」「我學習的是『中觀正見』。」好一位空有雙融自在任運大圓滿覺證的密教大祖師!有志成就聖道的聖弟子們深深受教了!嗡。咕嚕。蓮生悉地吽。

相關文章

「師尊文集導讀」第300冊《回歸星河》 諸尊說「愛」

tbnews7

「師尊文集導讀」第300冊《回歸星河》 與「本尊」相應之益

tbnews7

「師尊文集導讀」第299冊《八旬老僧筆記》 – 無來無去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