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C
加拿大溫哥華
12/18/2024
溫哥華真佛報
上師作品 焦點

專一修行就會有成就 看到別人死 要反觀自己

蓮寧上師雙手合十

<2017年11月12日釋蓮寧金剛上師台北法明同修會「尊勝佛母息災祈福增益超度護摩法會」開示精要>
  首先感謝盧師尊及尊勝佛母的佛光加持。另外也鼓勵大家前往馬來西亞參加師尊主壇大幻化網金剛護摩法會,每一場法會師尊都會傳不同的法,有時間、有能力的要儘量去參加。今天的尊勝佛母護摩很特別、很殊勝,加持力非常強。事業金剛很幫忙,法會很圓滿吉祥。
  昨天密法研習班有一個口誤問題,有人問到印尼版的「爐香讚」最後那一個咒語「嗡。別炸杜別。阿吽。」的意思,應該是代表供香的意思。昨天有同門問到幾個法的問題,講說法一定要戴五佛冠,穿戒衣等,所以在今天回答。提醒問法的同門,要求師尊加持,要記得隨喜供養師尊。
  問:大悲咒水結界法。
  上師答:在真佛宗有大悲咒水符和九鳳破穢符兩種清淨的符。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求到師尊的大悲咒水符。有受過畫符灌頂的人,若緊急的話可以自己畫符給自己。
  或者自己拿一杯清淨水,唸大悲咒的長咒加持水。簡單的壇城結界法,用無名指沾大悲咒水,順時鐘彈壇城的四個角落就可以,口唸「嗡嘛呢唄咪吽」或「嗡古魯蓮生悉地吽」,觀想水化為金剛杵,放大白光。這是基本的結界法。
  問:護摩灰結界法。
  上師答:護摩灰可以帶在身上做結界,最好拿到師尊做護摩的灰,若是拿不到師尊的,可以拿有緣上師做護摩的灰,但小心不要拿到XX的,或者自己做護摩的灰也可以。護摩灰的應用很多種,求法要看到本人,所以改天有機緣碰面再問。
  法是教給發菩提心,在佛堂幫忙的人,法是教給度眾生用和清淨修法的人用,不是教給炫耀的人。就算是一個清淨的行者,相信佛菩薩也會下降或在夢中教你。很多太玄的事情還是要請示師尊,到底是真還是假,以確認來幫助你的靈是否正確,這很重要。
  佛菩薩金剛神給你的加持,一定是看行者是否守戒、清淨、發菩提心。自己可以問自己灌過那麼多法,為什麼還不清淨是有原因的。有上師級的弘法人員問師尊:「修金剛心菩薩懺悔法,可以唸金剛薩埵短咒?」師尊答:「既然有心要懺悔,當然是要唸長咒。」

\法明同修會善信虔心共修

  昨天研習班講的是「人生的困境」,今天講「修法的困境」。人生最大的困境,修行一定要化苦為樂,不要浪費你前幾世修來的資糧道。為什麼修行人要受戒、守戒、行戒。守戒和清淨非常重要,守戒就會有願力,守戒會不斷出現很多善知識(也就是貴人),在你迷失自己時,善知識會幫助你,就是你願力的延續,讓你繼續修行。
  今天師尊開示說:「只要我身體健康,一樣弘法度眾生。」這就是願力。
  昨天教的心要口訣:「一切都會過去」。法大家已經得到,修法要靠自己。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師尊只能指著明心見性的地方,大家要自己走過去,才會看到明心見性的道理。
  昨天講的幾個口訣,「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空。無所得,無所失。」這方面將來在台灣法明,你們可以請蓮店上師開示,在她最痛苦時如何突破自我,這是很難得的體悟。
  「無事、無心」就是進入禪定的口訣。你平時調整好你的念頭,你就可以得到師尊的法益跟修行的口訣。真正要講到心要,我個人認為師尊的心要口訣,已經寫在書中,等你去採果來吃,再去身體力行,去弘法度眾生,只要不離菩提道去度眾生都是好的。
  尊勝佛母是非常尊貴的佛母,釋迦牟尼佛心中化出穢跡金剛,師尊的心中化出大力金剛。尊勝佛母下降時要觀想四大金剛(不動明王、愛染明王、大力明王、金剛手菩薩),尊勝佛母是非常尊貴的佛母,祂是阿彌陀佛的傳承,施願印,無畏印,一手拿阿彌陀佛,金剛索,也會攝召一切,有劍,有弓,拿著十字金剛杵,觀想來自「普隆」(是一字金輪咒),一手拿著長壽淨瓶,祂也是長壽三尊。祂有息災、增益、敬愛、超度、長壽、除障,幾乎全部都有了。跟祂有緣的人,可以以祂為本尊。
  剛好才從香港弘法回台,已經將在香港用廣東話開示的影片放到FB。將來不排除用英文、馬來話和印尼話開示弘法,廣度眾生。
  我們今天有什麼能力在我們身上,都是前世修來的資糧道。所以願力一定要有,能聽到師尊開示,生起菩提心,非常好。我非常鼓勵受菩薩戒,這是願力的循環,受過菩薩戒的人,來世一定會把你拉回來修行。優婆塞、優婆夷是守五戒、八關齋戒。戒也是一個很大的體系,我們現在弘法已經用FB,以前是走路去求法。
(未完待續)
文/蓮花智雯恭錄

相關文章

大力金剛的戒律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55期2024年12月5日

tbnews7

華光雷藏寺/浩然精舍法務活動通告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