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論劍」專欄學人用心處? by 12/25/20110945 Share0 ‧蓮生活佛盧勝彥‧ 淄州,水陸和尚。 僧人問: 「如何是學人用心處?」 水陸和尚答: 「用心即錯。」 僧人問: 「不起一念時如何?」 水陸和尚答: 「沒用處漢。」 僧人問: 「此事如何保住?」 水陸和尚答: 「切忌。」 僧人問: 「如何是最初一句?」 水陸和尚大喝一聲。 僧人禮拜。 水陸和尚以拂子點了一點,說: 「且放。」 僧人問: 「狹路相逢時如何?」 水陸和尚便攔胸碰上一碰。 ● 盧師尊在重讀這段公案時,深深的感嘆啊!記得我初讀這公案,完全不懂,可以說,目瞪口呆,不知雙方之所云? 後來大澈大悟之後,重讀便全部一目了然,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這則公案,如同清澈的水,看到了魚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非常的清楚明白。 我當然知道,很多人都看不懂,因為沒有「悟」,才看不懂。有了「悟」,便懂了。 聽說,我的書,銷路最好的,是屬於「感應故事類」,這一類的書,暢銷排行榜是「第一名」。 而銷售量較低一些的,是: 「重讀五燈會元」之類。 然而大家知道嗎?佛陀在菩提樹下的開悟明心,見性成佛,佛法的第一義,是在「五燈會元」之中,了義的,不可思議的,世間人想不透的真理,竟然在「見道」。 當我見了道,我只能說: 「原來如此」。 「會心一笑」。 「蒼天蒼天」。 「金雞獨立」。 佛陀的開悟,果然是堪難、堪難。 我盧師尊的開悟,果然是堪難、堪難。 這種開悟是「絕對」的。 因為除此之外,已無另外的「絕對」。 ● 以上的公案,如果由我答,我如此說: 「如何是學人用心處?」 我答: 「心在何處?」(無心可用) 「不起一念時如何?」 我答: 「還有那一念嗎?」(絕對的絕對) 「此事如何保住?」 我答: 「連保住亦不用。」(第一義) 「如何是最初一句?」 我答: 「去。去。」(把最初一句也丟了) 「狹路相逢時如何?」 我答: 「是那兩個人?」(怎有可能) Share this:Facebook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