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C
加拿大溫哥華
02/04/2025
溫哥華真佛報
師尊文集導讀 焦點 蓮慈上師作品

如何協調「愛」的學問?


文/蓮慈金剛上師

  師尊文集第266冊《黃金的句子》中的「聖句」,即是神聖的、可以讓我們成為聖人的金句。師佛說:「人最榮耀的是,愛所有的同類,最偉大的愛,是愛到極至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不能愛這個,又令他方受苦難。」
  這是師佛有感而言,前一句是讚揚人類最高的愛,修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佛與菩薩的愛。後一段是愛這個不能令其他人受苦難,師佛再解釋,比如愛惡鬼,但不能放縱惡鬼去害眾生。雖然一般人不會去愛惡鬼,但,因為愛不夠廣大的時候,就會變成自私的愛,自私的愛只會讓自己愛的人開心,自己不愛的人可能就會痛哭流涕。可見,人間的愛是不圓滿的,這就是菩薩與眾生的愛的區別。
  道場在接引眾生上,應用的就是菩薩的愛,比如安排法務通知大家參加,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這是無緣大慈的愛。而善信接到通知來參加,不但自己受益,而且因為幫家人和所有周圍所認識的人,及他們的冤親債主、纏身靈、歷代祖先、家宅陰靈地靈等報名,利益所有自己周圍有形無形的眾生與佛菩薩結緣,這樣的想法和做法,也等於是一種愛的昇華,契合同體大悲的菩薩大愛精神。也有的人接到法會通知後,左右為難,因為家裡還要照顧老人、孩子,還要顧及到家屬,與親朋同事的應酬等等的小愛,如何圓融「大愛」與「小愛」是一門大學問。
  「小愛」是比較自私的愛,包括對子女的溺愛。這種現象在東方國家最常見,父母從子女小時候就將所有的事情都幫他們做好,使孩子從小養成不勞而獲的霸道言行。長大後因為不能吃苦,受不了挫折,最後只能當一輩子的「啃老族」。這是對子女保護欲太強。反而害了孩子的例子。愛孩子是盡自己的責任去哺育人類延續的下一代,給孩子應有的教育和食物等物資,讓孩子到社會上去成長,體驗人生的各種機會,磨鍊成熟的思想,貢獻社會,利益更多的眾生。
  佔有欲太強的愛,最後往往會傷害到他人。愛人分手變仇人,得不到就毀掉,媒體上常見的「情人看刀」的慘劇,不就是佔有欲太強的明證嗎?
  所以,師尊蓮生佛在這一句「聖句」中教導,不要因為愛,令對方受苦難。這即是一種「愛」的協調 。

相關文章

恭祝 師尊 師母 新年健康快樂 請佛住世 長住世間 恆轉法輪

tbnews7

恭賀 師尊 師母 新年快樂 佛體康泰 請佛住世 恆轉法輪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63期2024年1月30日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