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C
加拿大溫哥華
01/20/2025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蓮生法王弘法特刊

蓮香師母慶生感言 感恩 師尊 祝師尊健康快樂

圖為盧師尊、師母共切慶賀蛋糕p1050-02-01圖為當代法王蓮生活佛盧勝彥p1050-03-01圖為講師助教手捧報名表請師尊加持p1050-02-06圖為師尊轉珠明p1050-02-05  圖為盧師尊與師母p1050-02-02圖為四眾弟子們慶賀師尊出家及師母生日p1050-02-03

圖為盧師尊做總加持p1050-03-05  【賀蘭/台灣報導】2015年3月28日,台灣雷藏寺恭請當代法王蓮生活佛盧勝彥主壇「南摩長壽如來護摩大法會」。是日,欣逢盧師尊出家二十九周年紀念日和師母蓮香金剛上師生日前夕,在法會進行中舉行請佛住世儀式;在法會結束後,主辦單位恭請盧師尊和師母一起切賀師尊出家及師母生日蛋糕。
  師母在致詞中表達對根本上師的感恩,師母表示,有許多許多的感謝在心中講不完,因此,以一首偈:「真佛傳承聚心處,紅黃白花化為一,日日修持給灌溉,蓮花朵朵放光明」,將自己對根本上師的尊敬和感念表露無遺。師母從自己的身體狀況感慨人生的無常,雖是如此,師母還是日夜操持著真佛宗的事業,「我做的工作是真佛宗的事業,我三句不離本行還是真佛宗,我的意念也是真佛宗,修持真佛宗,決定到我最終的目標──摩訶雙蓮池。」同時,師母感謝大家在這裡為她共同祝賀生日,「我也想祝福師尊,出家紀念日健康快樂,永遠是一位Happy monk。」
  2015年4月12日,新竹福佑雷藏寺將假座新竹頂埔國小,恭請蓮生法王蒞臨主壇七福神大法會,因此,在當日的法會進行中,由蓮真講師率領舉行隆重的請法儀式,敬獻哈達以表最高敬意,其獻供中有法王冠、法王袍、黃金寶船、七福神寶船、日本七福神廟巡禮金箔,皆非常的珍貴,意義非凡。

圖為福佑雷藏寺七福神護國大法會請法代表獻供p1050-02-04E圖為福佑雷藏寺七福神護國大法會請法代表獻供p1050-02-04D圖為福佑雷藏寺七福神護國大法會請法代表獻供p1050-02-04C 圖為福佑雷藏寺七福神護國大法會請法代表獻供p1050-02-04B圖為蓮真講師獻供p1050-02-04A
  從3月1日,法王的右手臂在桃園黃帝雷藏寺受冷風吹襲,導致多日來的疼痛不適,在3月21日的藥師如來護摩法會後竟然痊癒,所有的疼痛與不適全然消失不見。法王表示,除了要感謝藥師如來,另外還要感謝許多弟子的幫忙,如楊忠師兄的民俗療法,許多同門所送跌打損傷、止痛、消炎的貼布,甚至遠紅外線照射,另外,還有同門發起持咒,消除師尊的病業,「謝謝大家!感謝!」
  是日的護摩主尊長壽佛的稱號很多,祂又叫做阿彌陀如來、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大光佛,「都是這一尊的名字,祂的法力非常的大,來參加的,都能夠獲得長壽如來本身甘露水的灌頂和長壽的灌頂,也可以講是健康的灌頂。」長壽佛以其手中的甘露瓶為特徵,除了能夠加持眾生,也能夠接引眾生;另外,還有清淨和治病、長壽等種種不可思議的作用。所以長壽佛又叫做甘露王如來。慈憫眾生的法王祈請長壽佛,以其長壽的甘露瓶來加持所有的人、與會的人、網路上的人,還有沒有來參加的同門,病業能夠消除,能夠接引很多的幽冥眾往生清淨的佛國。
  盧師尊繼續講授《密教大圓滿》中「五塵灌頂最稀有」之「觸灌頂」,文中提到:「第五『觸灌頂』──上師的手持粗細兩物,觸周身穴道,並唸梵文加持,這是觸灌頂。」接觸是有感覺的,這就叫做「觸灌頂」,但是,我們要將這種感覺變成空,色、聲、香、味、觸的感覺,同樣都是由心發出來的,如果可以將心完全固定下來,這樣,你才能夠禪定,「有了感覺,你不會有禪定,就是到無覺的那種境界的時候才能夠禪定,這是佛法。」所以,你要真正的寂靜,像佛、如來一樣的那一種境界產生出來,你才能夠在心靈上更上一層樓。

圖為事業金剛護摩獻供p1050-02-08圖為盧師尊點燃護摩火p1050-02-07

圖為四眾弟子與嘉賓請佛住世p1050-03-04圖為四眾弟子與嘉賓請佛住世p1050-03-03圖為四眾弟子與嘉賓請佛住世p1050-03-02

圖為四眾弟子與嘉賓請佛住世p1050-03-07圖為弟子跪請加持p1050-03-06

圖為四眾佛子排隊接受灌頂p1050-03-09圖為四眾佛子排隊接受灌頂p1050-03-08圖為四眾佛子排隊接受灌頂p1050-03-10

相關文章

恭賀 師尊 師母 新年快樂 佛體康泰 請佛住世 恆轉法輪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61期2024年1月16日

tbnews7

法王蓮生活佛最新法會信息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