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副刊 真佛宗 金剛護法劍一偈讚佛 功德無量 文/蓮冶 by 05/03/201301821 Share0 以下一段翻譯成白話的經文,摘錄自《大智度論》卷四。 如經所說,過去久遠劫前,有佛名弗沙。那時,有兩位菩薩。一名叫釋迦牟尼,另外一名叫彌勒。弗沙佛入甚深禪定觀察因緣,發現釋迦牟尼菩薩的心雖然還未純熟,而與祂有緣的眾生們,心性皆已成熟堪受法益。弗沙佛思考後,決定先助釋迦牟尼菩薩成佛,因為一人的心容易度化,若是眾人之心,便難以在短時間內同時轉變。 於是,弗沙佛來到釋迦牟尼菩薩採藥的雪山上,進入一個山窟中入火定,全身放大光明,遍耀十方。那時,釋迦牟尼菩薩是一位外道仙人,正在山上採藥。祂循著不可思議的光芒來到洞口,一見異象心生歡喜,歎未曾有。祂恭敬合掌,一腳獨立,叉手向佛目不暫舍,虔誠吟詠著: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釋迦牟尼菩薩一心觀世尊,七日七夜不曾有餘覺餘思,亦不曾閤眼,精進的力量超越時間和空間,瞬間建立功德,令本應百劫後成佛的釋迦牟尼菩薩,提早了九劫成就佛道。釋迦牟尼菩薩在人壽平均八十歲時,在世間示現成佛。人們或許會問,釋迦牟尼菩薩聰明多智,能作種種好偈,為什麼祂七日七夜只有一偈讚佛而無它偈?其功德卻勝多偈?這是因為祂的心思純一、不雜亂。 再者,釋迦牟尼菩薩生生世世都將利益眾生置於利己之前,饒益他人的心多過利己,由於發心不可思議,而早彌勒菩薩九劫成佛。彌勒菩薩自己的心雖然純熟,而祂弟子的心性還未純熟。釋迦牟尼菩薩饒益眾生的心多,為自己少;彌勒菩薩利益自己多,饒益眾生少的緣故。 由這首讚佛偈,蓮冶體悟: 1)發大菩提心、利益有情,將眾生和自己平等對待,甚至為了利益眾生,寧願犧牲自己的利益。有這樣的發心,再付之行動上,當下就能超越了種種分別和限制。縱然度化眾生有難度,但利益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修行功德。 2)由這首讚佛偈,也想到那些謗佛者。一言謗佛、逞口舌之能,實在是造下了不可估量罪業。勿再以一根筷子去量度大海的深度!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和自己的眷屬。 Share this:Facebook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