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C
加拿大溫哥華
02/05/2025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蓮慈上師作品

《隨師佛陀聖地巡禮的憶念》 恆河沙數爪上泥(上)

《隨師佛陀聖地巡禮的憶念》

恆河沙數爪上泥(上)

文/蓮慈金剛上師

1996年1996年11月15日,黃教最高法王「甘丹帝巴法王」的私人寺廟內,亦供奉著蓮生活佛的法相。

  我們隨師尊一行結束拜訪達賴喇嘛之後,從北向南,去到南印度的蒙哥爾拜訪了二座廟。這二座廟跟師尊有很好的因緣,一個是沙瓦崗聖寺,一個是素柏寺。沙瓦崗聖寺是一百世甘丹赤巴法王的寺廟,甘丹赤巴是黃教教主的統稱,是任期制,已經有一百世的教主輪替。甘丹赤巴法王我們對祂比較熟悉,因為祂當年曾經受師佛邀請拜訪美國西雅圖雷藏寺祖廟,與師佛一起主持法會。當年我是《真佛報》的社長,也親自去採訪過祂。那時候是天青格西護持甘丹赤巴法王一起到來。
  我記憶最深的就是,我在採訪當中曾經問過祂:「您對我們真佛宗蓮生活佛是怎樣的印象?」祂這一講我就終身難忘,因為我們只知道跟師佛在一起,但是我們是以弟子不怎麼成熟的心態,不懂得去做深入的觀察,而身為藏密的法王黃教教主,祂的話是不一樣的。祂很真實的跟我說:「祂是一位真誠而又仁慈的教主。」確實我們的師佛是修行人,祂修出來就是一個「真」,明眼人跟祂接觸一下就知道這位大修行人特別真誠,這是對師佛一語中的最高評價,一個「真」字。這一次師佛特別受祂的邀請,回拜訪了甘丹赤巴法王的廟。
  我們下車,法王跟所有的仁波切、護法全部在樓階上等我們,我們沒想到黃教的教主法王的廟怎麼那麼簡單啊!實在非常的樸素,就是薄薄的牆,黃黃的油漆,廟外的裝飾簡單到可以說是克難。可見在那裡重建寺廟,經濟方面、資糧方面的不足。但是藏僧們也都安之若素,在那邊很安然的過他們簡樸的修行生活,這是值得欽佩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祂對我們這群來自遠方的客人,對師尊非常的熱情,獻哈達握手,對於師尊的弟子們,也是雙手緊緊的握著我們的手,我還是第一次被教主握手,特別受寵若驚。當時,頭一低,我注意到,身為法王迎接佳賓是赤腳穿拖鞋的,教人很感動又印象特別深刻。我們平常都有皮鞋穿,而且不只一雙,甚至幾十雙,各種名牌多多,到處都是,每一個人腳上都穿得好美,但是人家的法王跟祂的信眾都穿拖鞋,真的夠刻苦。

1996年11月15日,南印度甘丹素柏寺僧人列隊歡迎師尊一行。

  進到廟裡,大家坐在那裡看喇嘛們誦經給我們聽。他們的座位跟我們的不一樣。我們這裡的座位都是正對著主壇,他們的座位是側坐二排,中間走道空下來,面面相對而坐。每一、二個人一張矮桌子,地板上有坐墊,大家裹著喇嘛布坐在地上,面面相對,法王或者是仁波切,就坐在比較高和莊嚴的法座上。有時候有二位地位高的人同在,一位坐東單,另一位坐西單,他們的修法儀軌跟布置和我們不一樣。
  另外去參觀的是素柏寺,他們也是很盛重全部出來在路邊迎接我們,特別是素拍寺的住持是師尊深交的好朋友,我們在西雅圖雷藏寺常常看到祂來拜訪師尊,跟師尊的交情像兄弟一樣,那就是翁恰克長老。素柏寺是翁恰克仁波切的寺廟,師尊這一次是去回拜訪祂。最驚奇的是我們發覺供佛的壇城上居然供奉了師尊的大法相,用鏡框鑲起恭敬地供在他們的壇城上。藏寺的壇城精緻點的是玻璃櫃,玻璃裡面分一格一格的,每一格放一尊佛像。除了大尊的佛像,也有開放式的,就很樸素,很簡單。師尊的法相就在壇城的玻璃櫃裡面供奉著,足見他們對師佛的尊重。

1996年11月15日,南印度素柏寺住持(右二)恭請蓮生活佛登法座,並獻供黃教最高法王帽。

  師尊講藏密是不接受外人的,對他們自己的宗教,他們自傲的認為是創始者,所以不會接受漢人或其他人,要保持他們純正的傳統,從來不會供其他教派長老的相,唯一看到外來的就是師佛的法相。師佛的慈悲度眾聲名遠播,整個西藏都知道師佛的大名,是極不簡單的。既使去到西藏那麼遠的八大聖地,也有人看到師佛跑上前來高興地頂禮相認。有一個人看到常仁上師背著真佛宗的喇嘛袋,認出是真佛宗,就跑過來詢問。原來他是在遙遠的外地皈依的,從來沒有見過真佛宗上師,更沒有見過蓮生活佛。他一看到這麼一大群穿喇嘛裝背香袋的,興奮到不得了,看到師尊高興的講不出話來,師尊當場很慈悲地加以關懷慰問和加持,同時還拿出三百元美金賜福給他。他這一生從來沒有這樣的奇遇,居然蓮生法王在這異鄉被他碰到,還賜資糧給他,他當場感動到說不出話來。
  11月17日,我們飛回德里,轉去到著名的瓦拉那西。我們從東邊去到偏南六百里的恆河。恆河有二岸,我們是在瓦拉那西,恆河的左岸。巴士坐好久,又熱又悶,很辛苦。大夥有時候就會在車子上講笑話,自己娛樂自己。師尊很幽默,說瓦拉那西就是拉肚子──完了拉稀。又說:「蓮慈上師像香檳酒瓶的瓶塞一樣,彭!完了拉稀!」一句話全體笑成一團,太好笑!去到達蘭沙拉的時候,岡措巴桑仁波切盛宴招待,他們不吃牛肉,不吃豬肉,一碗一碗的都是羊肉,沒有蔬菜。因為他們所住的地方既乾且寒,根本種不了蔬菜,所以沒有蔬菜。我們一路上去到印度哪裡都吃不到蔬菜,偶爾在某個旅館居然來了一盤豆腐,筷子夾起來,是臭的。天氣太熱,臭了,不能吃。不曉得在哪一個旅館餐廳吃到一條魚,好高興,等我們吃下肚子,才發現師尊沒吃,原來那魚也是臭的。這一貪吃,每一個都中標,完了拉稀!

蓮生活佛與隨行弟子攝於恆河旁

  又有一次去到一個汽車旅館,說明單上寫的是三星級,到了那裡我們甚至覺得比一星級還差,牆上爬有壁虎,窗戶很克難,要推出推入的。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很苦悶,這種地方怎麼睡?卻看到蓮妙上師盡在那裡拼命搬東搬西,原來她是在做防惡人措施。旅館是平樓,窗戶很低,她認為人家會爬進來,那個薄薄木板門也不保險,累得她忙個不停。
  在印度,我每天只能睡二個鐘頭,因為常常半夜才抵達目的地,休息時已經夜深了,我這負責文宣的,晚上人家睡覺我才有機會寫當天旅程的報導。最慘的是正絞腦汁才寫了幾個字,停電了!印度真的是電力不足,晚上可以隨時不供應電,這是我最害怕的,第二天交不了功課,慘了!有時等呀等,電又來了,快馬加鞭趕寫,哇!終於趕出來了,好險!我倒真想不起來當年是怎麼把一篇文章在半夜寫出來的。

  11月17日去到瓦拉那西,我們終於見到了佛陀口中的恆河。我們對恆河很嚮往,我們想像的恆河是很美的,驚奇的是,它的沙不是白色的,而是黃黑黃黑土色的沙,河是黃泥河,混濁混濁的,就是黃土混合的泥河。恆河是世界最長的三大河流之一,全長據說有二千五百公里。第一條是埃及的尼羅河,第二條是巴西的哈馬遜河,印度的恆河是第三條。據說這條河有女神,印度人覺得恆河的女神是很神聖的,所以視這條河為聖河。他們有一個習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人小孩統統去泡在恆河裡,好似泡澡的地方。更奇的是,有人在洗盤子,有人在洗衣服,也有人在泡澡,有人在洗頭髮,鍋碗瓢盆也在這裡洗,全部日常在家裡做的事,全部在恆河裡做,真的搞不懂,這也太熱鬧太複雜了吧!
  我們這邊澡堂就是規定洗澡的,洗碗的水池就是洗碗的,洗衣服的不跟洗澡的在一起,但是他們全部都在那裡,這條河對他們來說可說是生活當中最多功能的地方,做什麼都可以。後來師尊在《天竺的白雲》書上寫了才知道,原來在他們心目中,這條河是能夠讓他們還淨的。所以他們死人也在這裡泡,活人也在這裡泡,所有認為要乾淨的統統在這裡洗,在這裡泡。可不?!在河的那一邊就有泡屍體的地方,一具具包著白布的屍體在那裡泡。河畔有一階一階的台階,屍體泡完就斜斜的放在台階上晾乾,晾乾以後時辰到了就在河邊焚化屍體。可以說,生也在這裡,死也在這裡,印度的人生脫離不了恆河。

相關文章

恭祝 師尊 師母 新年健康快樂 請佛住世 長住世間 恆轉法輪

tbnews7

恭賀 師尊 師母 新年快樂 佛體康泰 請佛住世 恆轉法輪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63期2024年1月30日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