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C
加拿大溫哥華
11/18/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盧師尊開示

2020年6月20日蓮生活佛盧勝彥「道果」第308講

初宗趣時現起之四果

那再跟大家講,初宗趣時現起的四果。

二、功德果

2.初宗趣時現起之四果

親見化身佛,自亦現本尊,生起次第堅固、離凡俗之身。

以言語向百種所化眾生說法,離凡俗口。

心生無根本、後得二位之定,離凡俗意;以此為「離繫果」。

其時,穿山透壁無礙,納三千世界於一芥子而無大小,能以一變多、多變一等,為「異熟果」。

以心氣入中脈,尊母入懷雙跏,無漏之樂相續無間為「等流俱生果」。

景象等隨宜轉為禪定,所斷不順方之力微,對治之智力大,成妄進退道者為「士用果」或「無垢果」。

親見化身佛,自亦現本尊,生起次第堅固、離凡俗之身。

自現本尊離俗身 口宣法語離俗口

滅除五欲離俗意 得以成就離繫果

問大家,你見到佛沒有?你看過佛沒有?你們見到佛沒有?師尊有見到藥師佛、釋迦牟尼佛,見到阿彌陀佛,我有見過。你有見到化身佛?見過。

第二個,你自己自亦現本尊,你自己變成阿彌陀佛,你自己變成本尊,有沒有?應該是有。你的生起次第非常堅固,這時就是離凡俗之身,你的身體已經不是普通人的身體。

這裡是這樣講:以言語向百種所化眾生說法,離凡俗口。以你本身的口密,向所有的眾生說法,離開講一些世俗的話,世俗的話就是綺語。

心生無根本、後得二位之定,離凡俗意;以此為「離繫果」。什麼叫離繫果?我上禮拜解釋過,四種果,離開被綁的果位。什麼是離開被綁的果位?你被錢所綁,被色所綁,被名所綁,被食物所綁,被睡眠所綁,你要離開這五種,你如果能離開這五種,就已經得到離繫果位。

無礙幻身修成異熟果

聖尊大法慈悲度幽冥

其時,穿山透壁無礙,納三千世界於一芥子而無大小,能以一變多、多變一等,為「異熟果」。

壁燕法師,你從這個書架那走到外面;走不出去?好,回來坐,你走不過去,我也走不過去。我告訴你,你真正得到幻身,讓你的幻身走過去,無礙,穿山透壁無礙,納三千世界於一芥子而無大小,能以一變多、多變一等,為「異熟果」。

我告訴你,我在禪定時用我的幻身,我自己變成阿彌陀佛,我前面又有一個阿彌陀佛,我請阿彌陀佛放下一隻法船,再把這一隻法船變成百千萬隻的法船,阿彌陀佛的光照這個娑婆世界,把所有的幽冥眾移到法船之上,再由這個法船向西方極樂世界開,往生淨土。

我做這個工作已經連續從冠狀病毒開始,我就一直在做這個工作,每天晚上我一定做這個工作。我坐在椅子上,阿彌陀佛現身在我面前,放嗡、阿、吽的光照我,瑤池金母先照我,然後我自己變化成為阿彌陀佛,再來我恭請阿彌陀佛放下法船,再把它變成千千萬萬隻的法船,載著這些得冠狀病毒的死亡的靈魂上了這個法船,往生佛國淨土。

這就是能以一變多,一個法船變成千千萬萬個法船,一變成多,多變成一,一起到了佛國淨土,就變成一。這個就是異熟果。你能用你的幻身出來,穿山透壁無礙,能以你的眼睛透視,然後看到牆壁之外,這個是穿山透壁無礙,納三千世界於一芥子而無大小。這是得到異熟果。

無上大樂除怨忿 得等流俱生果

禪定智慧治逆境 獲無垢果之位

以心氣入中脈,尊母入懷雙跏無漏之樂相續無間無漏之樂相續無間等流俱生果。這一段是無上密,師尊能做得到,以心氣入中脈,尊母入懷雙跏,這個是無 上密。無漏之樂相續無間,你無漏,但是得到很大的永恆的快樂,而不是短暫的。你生起了那個熱、拙火,拙火在你身體裡產生溫暖的快樂,那是永恆的快樂,那個是等流俱生果,沒有間斷的快樂,這是 ,師尊有得到等流俱生果。

你得到等流俱生果的人不會生氣,不會發脾氣。你時時都是很快樂的,快樂之流在你身上,你怎麼會發脾氣,會發脾氣、會怒吼、會生氣的,他身體沒有快樂才會發脾氣。你身體常常有樂受,樂受都來不及了,你得到樂受很快樂,怎麼會發脾氣呢?

景象等隨宜轉為禪定,所斷不順方之力微,對治之智力大,成妄進退道者為「士用果」或「無垢果」。

這很簡單。就是你已經清淨了,所有不好的,你都能以禪定的力量把它轉化掉;一切不順的,你以你的智慧把它對治掉,本來是退的、妄進的,好像是那個道一直在退,但是不是這樣的,不好的東西讓你退,但是你以禪定之力又把它轉化,就變成清淨,那些不清淨的全變成清淨,因為你用你禪定的力量把一些不清淨變成清淨,這得到的第四種果叫無垢果,沒有污垢了,就是清淨的果。

中、迴風轉氣等五種 後、顯無漏通無方分為其利益或果

相關文章

聖觀音燈 一人一燈 所願吉祥

tbnews7

修聖觀音心得談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52期2024年11月14日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