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C
加拿大溫哥華
11/17/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蓮海上師作品

天台宗「六即十位」的修行階位

天台宗「六即十位」的修行階位。圖為蓮海上師。lianhai_r

文/蓮海上師
  眾生皆有佛性,大地眾生皆具如來德相,大家成佛的機會平等相同。
  談到修行,從凡夫位修到成佛。
  天台宗由凡夫位講起,提出了「六即十位」的修行階位,以供行者檢驗自己,讓行者知道,自己修行到底在哪個位置上,以便精進向上。
  先列出天台宗「六即十位」圖解,以便解說──
  一、理即佛位──內凡、外凡、下品。
  二、名字即佛位──內凡、外凡、上品。
  三、觀行即佛位──五品弟子位──內凡、外聖、下品──聖因。
  四、相似即佛位──十信位──內凡、外聖、上品──聖因。
  五、分證即佛位──十住位──入聖流、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聖因。
  六、究竟即佛位──妙覺位──聖果。
  
  一、理即佛位──指一般世俗芸芸眾生,理論上是佛。
  因為大地眾生皆具如來德相,眾生本來是佛,只因不學、不修、不皈依……,故真如不顯,世俗眾生關心的是,飲食男女,每天只為生計忙碌,內心不知佛法、不知第一義諦、不知有修行這回事。所以,內心是凡夫,外在的表現也是凡夫,故曰內凡、外凡。
  二、名字即佛位──指已皈依的眾生,有志同修,也參加法會活動,也聽佛法開示,但沒有真正的實修,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真正去奉行佛法。
  雖然與佛有緣,知道自己本來是佛,也知透過修行,自己也可以成佛,但沒有去實修,「知道,但做不到」,只比「理即佛位」的芸芸世俗眾生好一點而已,內心不知第一義諦,外在的表現沒有實修,所以是內凡、外凡、上品。
  三、觀行即佛位──已皈依,進而能真心的在實修。
  雖內心還不知第一義諦,但外在已依教奉行,勤讀佛典,以聖言量,照顧自己的腳下。
  自己能奉行五戒十善,也教人奉行五戒十善。
  自己勤學菩薩六度,也教人勤學菩薩六度。
  以自己修學心得,勸化教導有緣眾生。
  因內心還不知第一義諦,故為內凡。
  但能心口如一的真心實修,奉行聖賢之道,故為外聖。
  雖然是以第六意識在修,但他真心虔誠,且表裡如一的在依教奉行,故為聖果之因。
  四、相似即佛位──除了觀行即佛位,所修的一切,皆具足外,還能兼修禪定,能守住六根。雖未證本心,還不知第一義諦,但能保持六根清淨,以此定慧同修。福慧雙修的功德,已是大乘菩薩道的開始,故入華藏十信位。《華嚴經》是講大乘菩薩道的,華嚴所列的大乘菩薩五十二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是由大乘菩薩道講起,而不是由凡夫位講起的。
  五、分證即佛位──十住位已達本心,見到如來識,此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六祖大師講「不識本心,修法無益」即是此義。十住位已能迴向,返觀自照,生起平等性智,此時所做所修的一切,才是成佛的資糧,因為平等性智生起之故。
  十住位以前,所修所做的一切,只為人天福報,因為不知第一義諦之故。所以,唯識學從十住位開始,稱為資糧位,道理在此。唯識是講如來識的,所以從十住位講起。在唯識學中,教導行者有五個修行階段,名唯識修道五位。
  先圖示如下:
  十住、十行、十迴向──資糧位
  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加行位)
  初地──見道位
  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修道位
  妙覺佛──究竟位
  十住位,已印佛心,但唯佛與佛知,唯佛與自己知,眾生並未得益,只有自受用而已。
  十住位,平等性智生起,只是修行成佛的開始,所以要進修。
  十行、十迴向,開始學習利他行。成佛要自利、利他圓滿。
  利他主要慈與悲,慈於眾生樂,悲拔眾生苦。
  資糧位中之十行位,主要在學慈,予眾生樂。
  十迴向位,主要在學悲,拔眾生苦。
  因為十住位,已印佛心、已知諸佛本懷,所以可以開始修學佛的慈與悲,和修學佛的心與行為。
  行者只要有身心全部投入的修學慈悲。
  行者只有完全無我,利他的修學慈悲。
  才能感動十方三世諸佛,來給大守護和大加持。
  如此加行道,才可能成就,才有機會登地見真如,助初地見道。
  加行位主修二藩、三藩。
  十地主修大手印。
  十地以上主修大圓滿,究竟成佛。

相關文章

聖觀音燈 一人一燈 所願吉祥

tbnews7

修聖觀音心得談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52期2024年11月14日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