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花文耀
《菩提道燈論》是阿底峽尊者由印度入中國西藏後,在西藏阿里完成的一部重要的佛學經典。這本經論雖然非常簡潔,只有六十多個頌詞,但內容卻包括有顯密戒律,密法修持各階層之次第,修持方法簡單介紹,對「唯識學」與及「中觀」之配合,對佛家「空性」的見解,亦有論及「彌勒瑜伽行」由無著、世親菩薩傳授的「慈氏學派」,更特別強調「世俗」諦與「勝義」諦的配合,由「世俗」方便法起「神通」以利益眾生,與及「勝義」諦龍樹菩薩之「七十空性論」:緣生性空,一切法無「本性」、「自性」之見地,都有涉及。
阿底峽尊者把修學的善信分作三類,引述《燈論》的分類如下:
「……由下中及上,應知有三士,當書彼等相,各各之分別:」
(一)若以何方便。唯於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這是指學人未知「解脫道」亦未求出輪迴之苦,以「持戒」、「布施」為主的修持方法,求得人天福報,即是我們常見的「人天」乘教派,雖然得到好的輪迴境界,卻為輪迴所縛,未能離開「欲界天」。
(二)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這類行者明白反覆輪迴在「欲界天」之苦,雖然「持戒」、「布施」可得人天之樂,卻未能出離。所以要「精進」及修習「禪定」,明白「智慧空性」,但卻只求自身得解脫,出離輪迴之苦,但卻未有發願幫助他人得解脫。
(三)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這類行者,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就是真佛宗:師尊活佛與及跟隨師佛而能發大願,拔眾生出輪迴大苦,不捨一個眾生的大慈大悲大菩薩。
在修習方面,主要是「禪定」,入「三摩地」的修習,當然要「精進」,不能一曝十寒,就如師佛所說:「一日不修,一日是鬼」。而「禪定」的修習,就以身、口、意清淨為基礎,這裡當然包括要「持戒」、「布施」以能有福德資糧,有好的「客觀條件」可以配合作「止」、「觀」方面的修習。
尊者在《燈論》內講述:「止支若失壞,即是勤修習,縱然經千載,亦不能得定。」
這是指修習「禪定」入「三摩地」是由「止」、「觀」修習開始,要由明師指導修「止」、修「觀」,然後「止觀雙運」、「止觀無異」、「止」即「觀」,「觀」即「止」,無「止」不能成「觀」,無「觀」亦不成「止」,「止」盡所以能「觀」,「觀」盡所以成「止」,其所「有」而成「有」。然後修「直止」,亦即是「寂止」,寂滅,所以要有明師指導,更要積資糧,能得遇明師,可以追隨更而修習正法。
又說:「……般若離方便。方便離般若。俱說為系縛,故二不應離。……」這裡說明不能單修「世俗」法,以「方便」法幫助眾生及自己,要兼修「智慧空性」,但卻又不能完全捨棄世俗的「方便」法,這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兩足尊」,福慧兼修。
尊者再講述修習「勝義」諦智慧空性的見地:「……非單修無我。遍達蘊處界。悉皆無有生。了知自性空。說明為般若。有則生非理。無亦如空花。俱則犯俱過。故俱亦不生。諸法不自生。亦非他及共。亦非無因生。故無體自性。又一切諸法。用一異觀察。自性不可得。定知無自性。七十空性理。及本中論等。而成立諸法。……」
以上一段是這本《菩提道燈論》在修習「止」、「觀」,禪定方面的見地,包括了格魯派的「空性見」、白教「大手印法」,寧瑪派「大圓滿」見,以及花教薩迦派的「五緣生道」思想。與龍樹菩薩的「中論」及「七十空性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二。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中道思想及佛法智慧空性完全吻合。
傳說中,阿底峽尊者入西藏後,見到廟宇壯麗堂皇,僧侶修習寺壇城莊嚴肅穆,儀軌層次分明,不禁對左右說:「你們這裡根本不需要我呀!」隨即尋思,突然醒覺謂:「……你們還是需要我!」「壇城莊嚴」即非「壇城莊嚴」是名為「壇城莊嚴」。一切修習或證量,如果只著重外相,一切表現只重視「儀軌」、「次第」。這個離佛法的智慧空性還差的很遠呢。
「XX」及其跟隨者,就是為種種「小靈」、「小驗」,為外相所縛,再加謊言妄語,迷惑眾生。「養鬼」、「供鬼」、「用鬼」,與鬼為伍,終至為鬼所害,可悲啊。但願阿底峽尊者的《菩薩道燈論》能破除「XX」及其信眾的迷惑,改正他們對佛法修持的錯誤,而重新踏上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