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副刊 真佛宗誰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文/蓮花天屹 by 05/11/20120767 Share0 遊走在東正教修道院中,我經常思想翩飛。 拜占庭藝術對東正教的影響極為深遠,俄羅斯東正教沿用了拜占庭的藝術觀,在其壁畫等肖像學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由於不同文化的熏陶,新的風格脫穎而出,結合了東西兩方的魅力。 我穿梭在修道院中,在造型獨特的教堂前心中神奇地有了如斯想法。 那顏色鮮艷多變的彩繪,帶有濃濃的中東氣息,卻意外地黏附在西方石砌的建築上,這是東西合並的大融合劇場,讓我們思想上有了衝擊,迸發出引人入勝的火花。 美妙的合併,靈巧的運用在建築學上,讓宗教的法鼓敲擊地逄逄大響,傳遍大地。 在這裡沒有外面世界胡鬧的嬉笑聲,也沒有喧囂的都市嘈雜。 每個信徒一臉肅穆,安詳地行走在心靈的道路上,為自己、為家人、為朋友,甚至為了大眾,虔誠的祈禱。 我喜歡這一刻的寧靜,排開塵世的喧擾,進入自我的心園,摒除一切雜念,無我,我無。 人生的話劇,不能永遠跟著腳本來走。 我崇尚自由,喜歡天地遨游的暢快,喜歡無拘無束的愉悅。 有的時候,真的很想拋開一切時俗的責任,丟開一切繁文縟節,悠然自得的修法去,去領悟本初的覺,感受最無上的智慧。 當你「一絲不掛」之際,才是真正的開悟。 悲傷的時候,我往往會想,當人真的太苦了,沒有那麼複雜的思維就不會自己設陷阱讓自己踩,自己捆綁了自己,實在愚蠢唉! 誰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是懵懂無知的假我 交織出繽紛的世界 蒙蔽了雙眼 以虛為實 唾棄了那原初的本性 看著天空灑下漫天星斗 空花亂墜的放肆 撩亂了心中的靜湖 激起一圈圈的漣漪 習慣在彼此的懷抱中尋找依附 擁抱虛幻的感情 撫著一道道的傷口 不知醒悟 同樣的劇情繼續上演 同樣的情緒延綿不休 驚心動魄的輪迴 輾轉又回到人間 看不透 想不開 始終躊躇再躊躇 無奈 時光荏苒 依止又是遲 Share this:Facebook Related 《師尊文集導讀》 大圓滿與八正道 文/蓮慈金剛上師 蓮生活佛第283冊著作《千艘法船》裡「大圓滿的境界」一文,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那就是除了師佛可以講以外,我相信很少人能講這個境界─「大圓滿的境界」。 有人問我:「盧師尊!你的大圓滿境界是什麼?」我答:「佛性。」問:「佛性太虛幻,以何成佛性?」我答:「解脫。」問:「解脫什麼?」我答:「一切法拘它不得,生死不拘。」問:「不是沒有生死嗎?」我答:「原本無生無死,因有無明,才有虛幻的生死。」問:「再回到原來的問題,大圓滿的境界是什麼?」我答:「大自在王如來。」問:「在何處?」我答:「奧明淨土──阿達爾瑪佛。銅色山淨土──蓮華生大士。現喜淨土──金剛薩埵。極樂淨土──阿彌陀佛。瑤池淨土──瑤池金母。」問:「盧師尊,何以特別列出這五大淨土?」我答:「今世特別有緣的境界。」問:「你今世是大上師嗎?你以何為大上師?」答:「我的身是『僧』,我的語是『法』,我的意是『佛』。我是三寶的總持,故是大上師。」問:「現在的很多上師,可能不明白這些,盧師尊想教他們什麼?」答:「上師是佛。上師是法。上師是僧。上師成就一切。上師也即是尊貴的金剛總持。」問:「盧師尊!你這一世在五濁惡世教導眾生的精華,一句話解說,是什麼?」答:「眾生皆是佛。卻為染污蔽。染污若淨化。佛果即現前。」問:「盧師尊!你還有什麼願望?」答:「沒有。」問:「為什麼沒有?」答:「一切都是幻化。」我現在終於明白,大圓滿的境界,就是「沒有」。因為「沒有」,才是「大圓滿」。(參!)…11/11/2021In "師尊文集導讀"有多少信心 菩薩就給多少感應09/24/2019In "焦點"「止懃盈命」修氣法 禪定靜慮九支 觀臍間如卵 提肛將下行氣集中在卵裡面 嚥液喉嚨下壓然後持氣06/22/2018In "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