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新加坡講過「九次第定」。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我就是依照「九次第定」,修禪觀的。
它的過程是:
「初住」、「續住」、「回住」、「近住」、「伏住」、「寂住」、「最寂住」、「專住」、「等住」。
以上是:
「心」的練習。
最重要是「熟能生巧」。
這個「九次第定」須要的是時間。
要修到「等住」時,才算是進入真實的禪定。
(要知道詳細的解說「九次第定」,敬請參閱當時的說法)註
這個禪觀適合「顯教」,也適合「密教」。
「九次第定」的重點在:
「心」的專一。
心跑了,要捉回來。
專注在觀想上。
覺照穩定。
漸漸的增長時間。
太緊不好。
太鬆也不好。
總之「掉舉」要鬆些。
「昏沉」要緊些。
最終的目標,要完全「等住」在「法爾本然」之上。
盧師尊說:
「行者觀想自己的本尊,到非常純熟的時候,也就去除了凡夫之身。」
「行者唸誦本尊的咒語,到最後會得到口的清淨。」
「行者藉著意念,達到了空悲雙運的境界,就得到意的清淨。」
我告訴大家:
由身、口、意的清淨。
本尊的相應。
上師的相應。
由於這「上師」、「本尊」的相應,再來修「氣」、「脈」、「明點」。
是很容易成就的。
我記得:
迦葉佛住世之時。
舍利弗是迦葉佛的弟子。
舍利弗很認真的修禪觀,但,卻沒有達到究竟。
後來,釋迦牟尼佛住世。
舍利弗再跟佛陀修行。
因為有了上輩子的禪修印記,加上自己的「心流」,所以很短的時間,舍利弗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這些都是:
積聚福份。
積聚德性。
積聚智慧。
積聚禪定。
才能夠成功的。
這篇文章所提到的「九次第定」可以在無著菩薩的論作中找得到。
〈聲聞地品〉。
〈菩薩地品〉。
《大乘莊嚴經論》之中也有。
想要成就,脫離輪迴,這些是一定要修的,修行不是一蹴而得的,大家都是一日一日增長,才得到的。
(編者註:二OO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聖尊蓮生活佛』法語開示全文:『時輪金剛』禪定九次第附於本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