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人員開示 真佛宗 蓮慈上師作品 電子書法無戲論 法性妙空 by 07/27/201210/22/201201429 Share0 因為小乘行者實在太執著了,所以維摩詰居士要一點一點地破掉他們的執著。祂針對小乘的執著針針見血地破除。小乘怕污染,祂說法沒有染不染的。小乘執著於有法可以斷苦,祂說求法去斷苦只是戲論。你如果說法可以生也可以滅。祂說不對,法本身是寂滅的。你如果認為有污染要去除,有涅槃要進入,祂說這些都是執著。污染和涅槃是沒有分別的。祂意思是真正的法性,沒有這種分別,也沒有這個名相,也無跡可尋。你也不能說得到了什麼法,或去除什麼法,不可以取捨。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祂在《四十二章經》裡頭講的:「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無修行者意思是說,沒有法去修,也沒有佛的相,也沒有法的相,也沒有修行之相,祂說這才是最高的。所以你怎麼講都是落入了偏執,不是偏於有、偏於常,就是偏於空、偏於斷。你不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就不能領悟覺悟到無上正等正覺,就不知道什麼叫作真如佛性。 維摩詰居士講的是真如。因為我們自己還在修行的過程中,所以我們會說有這個法有那個法。但是在真正開悟的人眼中是沒有這個分別。你說,嘩,我今天拿到天底下最大的一個快速成佛的方法,我要找一個山洞秘密關在裡頭,不修到清淨不出來。維摩詰居士一定會講:法無取捨,法無行處,法名無染,法名寂滅,法無戲論,法無行處……所以還沒有開悟的人叫作凡夫,已經開悟的人是佛、是覺者。覺者講的跟凡夫講的常常是沒有交集的二條平行線。凡夫因為智慧不夠,修的還是初級,不懂不理解這些道理,就開悟不了。而維摩詰居士講的是圓法,是最圓滿的頓法,要頓悟的。所以初級的修行人要理解祂的大道理是很難。但是祂講到後來,舍利弗祂們也都開悟了。這些阿羅漢其實修行功夫很好的,已經差不多接近無染的邊沿了。祂們已經修到很清淨了,就差那麼一點點。 但是祂們還在苦修。為什麼?因為祂們一直還在努力去「斷」去「滅」。所以維摩詰居士就轉祂們的念頭,讓祂們可以更圓滿,進入一個更圓滿的真如法界的境界,而不會墮入斷滅的法執當中。祂這是在解脫祂們。 底下祂講「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這裡講的「處所」就是說法在哪裡。你說法不在這一邊,在那一邊,去那裡才有法。祂說不是。法是不能用處所來分別的,因為法是無性的。祂不可能有這個規則,或者說法存在這邊不在那邊。祂不會有這種分別判斷,這種處所的分別。他說「若著處所。是則著處」如果你認為法在某一個地方才有,是著了處所的執著。不是真正的求法者。祂的意思就是說,法是彌佈虛空,無所不在的。祂「無所處」,是統統在,也統統不在的。所以說是不能分別,也不能去執著這個分別的。祂說你認為法有相的分別,就是用相的識別去分別它。「相識」就是你認為法有相的識別,有種種的分別。你認為這個法是怎麼怎麼樣的,那個法怎麼怎麼樣,祂說這都是落入了法相當中,而你只是從每一個法相當中去識別它。祂說這不是求法,你只是求相,只是去分別法的不同。祂說你是在研究一個法相,不是求法。 我們知道很多人終身在研究佛法,把各宗各派,十小宗、淨土等等各種道、顯、密都在研究,而且研究得很透切,他認為他是在求佛法。按維摩詰居士的論點,這只是求法相,非求法。因為這是在分別法的相,去識別比較這種方法好不好,淨土宗好不好,禪宗怎麼怎麼樣,密宗怎麼怎麼樣……只是在辨別法相,不是求法的人。他總是執著於「有」這個名相的話,絕對不會開悟的。所以說,研究佛法的人只是理論上理解而已,是開悟不了的。祂講的是你必須要實際上去證。實修實證的人到最後會明白這個道理,但僅僅在理論上下工夫的人,永遠不能進入這個中心,就永遠不能開悟。 「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祂說你不可以認為法是可以住持的。有人認為:「我一定要擁有這個法,終身讓它住在我這裡。」祂說如果你認為法是常住的話,你就是住於法,而非求法。因為最高的智慧認為法是無住的,法是無相的,無相當然就不會常住。住就是住留。 法既然無相也無形,當然不能說讓祂住留在這裡。祂的意思是空。所以有人說要常住這個法,是不對的。釋迦牟尼佛《金剛經》裡頭都有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無所住,就是在講,你不可以住於法。住於法就是執著於法。你知道這個法,然後讓祂無住,同時生出智慧和菩提心,就是無住於法。佛陀講你要證悟,就不能住於法,也不能執著於法,不能有絲毫的法執,認為有法可以終身依靠。祂說真正到最後你是要放掉這個法,不可住於法。事實上在修法當中,是有法可修,但是,這只是個因緣,讓你在這個因緣下去修出你的智慧來。但是,你仍然要明白法是空性的,只是隨緣讓你去修而已。所以要「無所住而生其心」。 「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你也不可認為有一個大法可以見識、可以聽、可以去覺受、覺悟,或者去認識、認知。「見、聞、覺、知」是說修法是要去見聞,要覺悟,要去理解,這是一般凡夫俗子的方法。祂說如果認為要用見聞覺知這種方法去行,是落入見聞覺知的這種「有」的定性,不是求法。因為法是隨緣生的,萬法都是不可以取相的。如果認為有見相、有聞相、有覺相、有知相,還是落入了虛妄相。所以不可以說我要去見、去聞、去覺、去知法,也不可以去取法、捨法、住法,這些統統都是執著。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執著。 今天眾生所以修行這麼困難,就是一個「著」字,就是著相。眾生執著「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執著於我跟人的執著和法的執著。所以要破除的就是「我執」和「法執」。這兩個執著都能夠去除,就一塵不染,什麼事都沒了。佛法是很高深的學問和智慧。因為它的層次高,智慧高的人不會畏懼,而智慧低的人聽到這些道理,想不通,就害怕不喜歡,悶煩不要了。如果今天維摩詰居士有一個道場來講這個法,佛堂一定是門可羅雀。因為維摩詰居士講的是最高的正見,最後連法執也要破除,沒有很高智慧的人是聽不懂的,會覺得很荒謬,還不如聽神通故事。 眾生執著這些相已經是多生多劫了。要他們空四相,破相是很難的。你叫他不要著相,他會說你還不是著相?你自己如果不著相,就無所謂今天穿喇嘛裝還是不穿喇嘛裝。像密勒日巴就是破相了所以他不穿衣服。因為祂已經修到無相了。露也是空的、幻的,穿上衣服也只是幻上加幻而已。但眾生的眼睛是著相的。密勒日巴這樣做,憑的是法性空,是破除法執的修行人。祂的意思是修行完全是修內在的空性,求法求的就是內在空性之法。要自己內心放在空,然後去隨緣,進入這個世俗。以空性的出發點去利生處事,才能超然於物之外,超然於環境之外,超然於煩惱之外。 如果不能控制執著的心,會看到這個世間討厭、混亂、干擾,會覺得痛苦,必然是很累的。一旦落入見聞覺知的相裡頭,你會執著於「有」,會執著要滅掉這些,就入了生滅相。嗡。嘛呢唄咪吽。 Share this:Facebook Related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