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花智明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這是龍樹菩薩在「中論」內所提及到的「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中觀」學派的根本論「中論」,由龍樹菩薩註述,而龍樹菩薩更強調一點,就是「中論」是自己與佛相應,「中論」是秉承如來意旨所造,亦即是與佛所講述的法義無分別。
在未討論到修習方法儀軌之前,再引入彌勒菩薩慈氏學派,藏傳慈氏五論之一:「辨中邊論」所說及的「中觀」理論。「辨中邊論」,或譯作「中邊分別論」,世親菩薩在定中得彌勒佛授意,在前序中特別強調:「頂禮殊勝薄伽梵。造此論宣說佛義。合掌恭敬上師佛。既從上師得教法。當竭所能釋句意。此說所具甚深義。皆從佛開演所示。」即是謂,雖然這本論著不是佛所說經典,但是與佛的意旨不相違,亦是佛世尊所授意所著述,可見其重要性。
依照「瑜伽師地論」所載:「凡教所明唯有三種,曰「境」、「行」、「果」,是稱三相。依「境」起「行」證「果」。而五識及意為境體,一切皆以「識」為體故,所以修習瑜伽行必須了解「唯識」的理論觀點,亦必須了解「法相學」,再來就是觀察:「外境」與「心識」起作用時發生的變化。
而「瑜伽行」的修習,就是修行人觀察內心種種表現,由觀內心所成「心相」,通過次第修習,以證悟「法相」的「真實性」,亦即所謂「心性」與「法性」相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道上修習,都是依循著這個方向觀修。
先引述「辨中邊論」說及「相」與「心識」的關係:「……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
對於這個偈頌,要加以仔細解釋,否則很容易產生混亂。世間上一切的顯現,凡夫眾生所覺察的,可以說是由「遍計」、「虛妄分別」,測度而成的「有境」,所以並非「諸法實相」,「外境」依「心識」作顯現,「心識」依「外境」而作分別,而「所依」的「外相」,與能作分別的「內識」,即所謂「二取」:「所取」、「能取」都是「非真實」。這個過情,其實是「智慧空性」生起作用,由「空性」產生「二取」的執著。
「……是故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即契中道。……」那麼,「辨中邊論」如何說明要「離邊」,但又不能執著於「中」呢?「非空非不空」,即是不能落在「非空」的「邊見」,但卻又不能執著「非不空」的所謂「中道」而成立「諸法實相」。在「唯識學」或「唯空見」上的分析,「有無及有」就是「有境」由「外境」與「心識」互相運作而有所成立,所以又說:「外境離識即無義」。而所成立的「有境」卻是「無自性空」,沒有永恆的本質,亦沒有獨立的特性,這樣,又如何「及有」呢,這個就點出佛法「智慧空性」之微妙,空性中有「能生性」成立「二取」,即是能夠「所取」外境,及能分辨「外境」之「心識」,微妙難知,但是卻是修行人要證知的「佛智」!
在修習方面,「辨中邊論」提出由「凡夫」到「聖者」的修道過程如下:
「……有顛倒順無顛倒。無顛倒有顛倒隨。無顛倒無顛倒隨。……」
就是簡單的引出:由「資糧道」,到「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凡夫」是「有顛倒」,「聖者」是「無顛倒」。由「凡夫」到「聖者」的修道過程。「無顛倒」「無顛倒」隨,就是「開悟者」的修習。在開悟者來說,「行持」就是「修持」。而其實,凡夫亦要「修持」、「行持」一致。
「辨中邊論」是彌勒菩薩所傳,由世親菩薩在定中記錄而成。彌勒菩薩與世親都和師佛有甚深因緣。在《黃金的句子》(金句的故事)中,師佛公布修練「祕密瑜伽」的修習方法:「此我非我」,「此念非念」就是最適合修習「辨中邊論」理論的修道方法之一。佛法傳承上著重「有說」,「有修」,「有證」。引述師佛「祕密瑜伽」中開示:「……這『專一瑜伽』修練法,達到『專一』的時候,身心健康。心靈力量提升。生命得到轉化。……」
「XX」及其跟隨者,就是錯誤的對「邊見」有所執著,注重「外境」一點小靈小驗,蒙蔽了自己,更誤入了「供鬼」、「養鬼」、「用鬼」之路,妄想成就一些世間事業,卻反為「鬼」所害,可悲啊!回頭是岸,師佛不捨一個眾生。否則萬劫難復,與鬼為伍,永困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