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C
加拿大溫哥華
11/18/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蓮慈上師作品

化解冤結的道理

文/蓮慈金剛上師
  中國古代的思想教育家孔子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做人名言,出自《論語》: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要推己及人,將自己代入對方身分來思考,以待己之心來待人。
  做人尚且如此,學佛行菩薩道更應如此,處處想著為他人,這樣就種下了善因,將來就有善果。自己不想要的,丟給他人去痛苦,這樣就造了惡因,將來結惡果,自有冤親債主來討債。
  現在造下惡因,將來機緣成熟,惡果加倍償還。因為,業會望風增長。自己所造的惡業,有時候雖然看起來不大,但是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推移,經過多少年甚至多少世之後,當業果回到自己身上時,已經是不知多少倍的大,可能遠遠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所以,化解冤結,事先防範才是治本。
  很多善信同門懂得用報名法會和燒紙金等方式,來化解冤結,其實這已經是在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是看到苦報時,才會產生恐懼和害怕,而菩薩則是還沒有做下去之前,就已經知道會產生惡因,菩薩避免造惡因,所以不會有惡果。佛子學佛以後,慢慢也應該學習菩薩的智慧,不能總是在惡業造成之後才去彌補,而是要有理智和智慧,去防犯即將發生的惡因。自己在平時的行為處事上,多為他人著想,就不會有冤親債主,要化解的冤結,也會大大地減少。
  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化解惡果,關鍵是看自己願不願意用心去做。現在多用點心,將來少一些苦報,現在不用心,將來苦報償還不停,這一世償不完,下一世繼續償;在人間償不完,更甚到地獄繼續還。所以,修行人真的要好好的慎言慎行,一言一行可助人,也可害人。
  因果的道理,正是化解冤結的道理。

相關文章

聖觀音燈 一人一燈 所願吉祥

tbnews7

修聖觀音心得談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52期2024年11月14日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