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善養生,一生仁心仁術,在世141年的一代良醫孫思邈,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約生於隋開皇元年,卒於唐永淳元年。人們把他當做「活神仙」,尊稱為「藥王」。
孫思邈醫師從小勤奮好學,七歲讀書,每日背一千多字,有「聖童」之稱。到了二十歲,已精通諸子百家學說,既「善談莊、老」,又「兼好釋典」,學問非常淵博。隋唐兩代帝王屢次請他做官,他都「固辭不受」,而立志學醫,他的這種認識,是從切身體驗中得來的。他小時候,體弱多病,要經常請醫生診治,「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周圍貧苦百姓,也跟他一樣,因為患病弄得窮困不堪,有的竟得不到治療而悲慘死去這些事,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歲開始,就「志於學醫」,並下了很大的苦功,所謂「青衿(古學子所穿的衣,後稱入學的生員)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千金要方》自序)經過這樣長期刻苦的鑽研,他的醫學造詣很深,成為隋唐時期醫藥界的佼佼者。宋代林億稱道:「唐世孫思邈出,誠一代之良醫也」。
孫思邈醫師特別重視婦幼保健,是創建婦科的先驅。他在《千金要方》中首例婦科三卷,兒科一卷,把婦兒科放在突出的地位。他還打破當時醫學界「各承一業」的陋習,主張用綜合療法治病。他說:「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癒」。他本人用藥、用針、用灸都很精熟,對病人,不問「貴賤貧富」,不分「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趕救」。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幾個人抬著棺材在前面走,從棺材裡滴出幾點鮮血,後邊跟著一個老婆婆,傷心大哭。這種情況引起他的注意。一問,才知道棺材裡的「死人」是老婆婆難產剛死的獨生女兒。他告訴老婆婆,產婦並沒有死。於是開棺搶救。一看,產婦臉色蠟黃,一絲血色也沒有,同死人無異,但一摸脈搏還在微微的跳動。孫思邈選定穴位,只紮了一針,不一會,產婦就甦醒過來,胎兒也順利下產。眼看母子得救,大家十分感激,齊聲稱讚他的醫術高明。《歷代名醫圖贊》稱道:「唐孫真人,方藥絕倫,扶危拯弱,應效如神。」(《本草蒙筌》)
孫思邈在生之年為醫藥事業做了那麼多重大的貢獻,臨終時,卻遺囑「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他深受人民的愛戴和敬仰。他的家鄉人民給他修廟立碑,把他隱居過的「五台山」改名為「藥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許多有關孫思邈的古跡,如「藥王廟」、「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寶要碑」、「洗藥池」等。這也說明歷代人民對他的感恩之情是多麼深厚!
previous post
nex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