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C
加拿大溫哥華
04/17/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蓮慈上師作品

當下即解脫的祕密義

《師承蓮生法王的金母分靈》

當下即解脫的祕密義

文/蓮慈金剛上師
  釋迦牟尼佛當年出家是為了要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因為祂親眼目睹生老病死的痛苦,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人會有這樣的際遇,這樣的慘狀?所以祂要去找求答案,因此祂放棄了王子的繼承權,離開祂的妻子和妃子們。所有皇宮中一切的財富、名位、享樂,祂全部不喜歡,而一心要去追求真道。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年前,為了要求得真理經歷了種種的痛苦,最後終於悟道,在菩提樹下的金剛法座上明心而證悟了真理。悟道之後祂就出來傳法開始轉法輪,把祂所領悟的智慧教導給眾生。
  釋迦牟尼佛其中一部偉大的經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即是開悟的寶典,是當年大阿羅漢們在佛陀圓寂之後,集結出來的一部很重要的學佛者的經典。由這部經當中我們可以領會當年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們,之所以得證阿羅漢是依據什麼樣的智慧。這是阿羅漢將佛陀的教示集結成冊的。在這部經中,佛陀第一個講的就是空性。什麼是空性呢?一般來說,最簡單的就是以虛空作比喻,但是虛空還是很難讓你深入去悟,要悟到空性才會開悟,所以開悟是由空性入門的。但是空還不是究竟,在經典裡既要講空,又要講有,所以祂在經中讓須菩提反覆用腦筋去參去悟。「莊嚴淨土分第十」中有一句:「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祂說佛土要莊嚴是如何辦到的?佛菩薩是這樣生起清淨莊嚴的心而成就莊嚴的佛土的。佛陀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後人認為佛陀所講的真理中重要的開悟語。我們既然會生心,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會動,心如何動呢?是由六根開始,人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由這六根對外界的六塵產生一種接觸,會產生心動。外界的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就是佛陀在這裡講的。人都有六根,由我們的根性對出去,眼睛看到就會產生色相,如果沒有眼睛,你產生不了色相出來。好像照相機照到什麼就現出這個影像出來,所以由眼根產生色相。由聲根發出的功能,今天想要說話,也是由聲和意念發出來。舌是做什麼?舌根就是嚐味道,用舌頭的味覺去嚐百味,沒有舌頭嚐不出味道,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身體的功能。沒有鼻子也絕對聞不到外界的香味,香水、花香、體香,所有的味道,當然也包括臭,所有的味道是由鼻根發揮出來的。身體只要有人去碰就會產生觸覺,觸有時是好的,有時是快樂的,有時是不快樂的,會產生種種觸受。由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個結集起來就成為心的一種覺受,法就產生。
  這六種都會讓人產生欲望,而欲望則會讓你有所住,住在這個欲望上頭,這是人的習性。你喜歡這個聲音,比如歌星,一首歌很流行,很多人去點這首歌來聽,追逐這個聲音,心就會住在這個聲音上頭,你就變成歌星的粉絲,這首歌就會很流行。音樂也是一樣,鋼琴、小提琴、交響曲,還有現代的搖滾樂等等,這種種聲音都可能會觸動你的心,讓你著迷。
  同樣的,眾生如果都喜歡同一樣的味道,這一個味道就會名揚天下,做出這一味道的人就會變成大廚師,而大家就是住在這個美味當中。香也是,女人喜歡名貴的香水,男的也用有香味的,這些都是讓眾生依照他的根性去著迷的,你越喜歡,就越著迷,這就是世間相。人一著相,就住在相上頭。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人、天,這六道統統是在欲界當中,統統住在色聲音味觸上頭。人跟人接觸,喜歡的話是很快樂的,這個快樂捨不得放棄的時候,愛就會出來,愛到不能分的時候就去結婚,二個人就永遠綁在一個屋子裡。公去哪裡婆去哪裡,婆去哪裡公也跟去哪裡,公婆永遠黏在一起,這就是互相的著相,住在觸跟愛的感情當中,捨不得斷離。為什麼你會愛上這個人,不去愛別的人呢?這就牽涉到宿世因緣,是因緣來的。生生世世輪迴的根源就在這裡,所以師佛講愛跟恨就是輪迴的根源。你這一世愛不到,下一世還要去追 ,還要去找,以前早期相親,有的人就從台北相親到南部去,整個台灣走透透,就是在找夢中的情人。因為你要找前世需要續緣的對象,你需要還債,或者是你需要報恩,或者是你發了什麼毒誓非要去實行。夢中情人找到了,一拍即合就結婚了。如果不能的話,那也是痛苦的生不如死。所以眾生沒有辦法像佛陀或阿羅漢那樣沒有煩惱,有所住就有煩惱,注定生生世世輪迴。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擺脫這種與生俱來的根性呢?這等於是生存的本能,是基因。人想要改變,唯有像佛陀一樣,擺脫了這些根深蒂固的輪迴的業根。
  佛陀知道人有生老病死等八苦,祂慈悲要教人解脫,祂就教你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不要住在上面,一住在上面你的心就沒有辦法自在,就受綁了,痛苦了。但問題是,要怎麼無所住呢?那就是要「見相離相」,不著相。看到什麼相,不要執著這個相;看到色,不要執著色;聞到香,不要執著這個香;聽到聲,不要執著這個聲;觸到銷魂蝕骨的感覺,也不要執著。凡是執著什麼就被什麼綁。
  人的一生要解決的就是對這一堆事的執著,所以要去掉執著,去掉欲望。欲望如何除?就是要去實修實證。顯教的方法是念佛,一心一意念佛,得到佛的加持,心就不會飄。心有所寄托,一心寄托在佛、三寶,一心寄托在清淨的佛土,你的心靈就會從這些五欲當中收起來,一心念佛,一心求往生淨土。這樣子就是管住你的心不被五欲所帶走,這也就是一種斷的方法。禪宗的方法是讓你什麼都給它放掉,整天坐在那裡,集萬念於一念再進入虛渺的空境,藉此擺脫塵世的塵埃,讓欲望無法附著在你這個人的身上,這是禪宗的方法。密教的行者是利用三密:手印、咒語和觀想,觀想就是控制意念,手印是來控制身,持咒是控制口,身口意對應的就是手印、咒語、觀想,用這三種方法將萬念集中在一念,這一念在修法的主尊身上。譬如在修法中的止觀雙運,一有妄念出來,馬上再重覆做回三密合一的方法,把意念引導回來,這樣反覆的練習。
  我記得師尊有教過一個方法,就是「一字咒」觀。「一字咒」的觀想是讓自己化為空性,我覺得這個在實修上非常方便 ,而且迅速,練習久久自然可以控制意念不被帶走,這個一字咒就是「吽」字。師尊的師父黃教的吐登達爾吉師公,他最推崇「吽」字。他說:「眾生皆吽字。」所有的眾生等於是「吽」字。為什麼眾生都是「吽」字?「吽」字代表的是清淨的成就。因為釋迦牟尼佛說修行就是要恢復你的清淨,心清淨了,就解脫。所以清淨是我們成佛的目標。修所有的法是做什麼?就是要把自己的黑業消除,達到清淨。清淨不只是身體的清淨,而是心靈的清淨。佛是什麼?佛是最清淨的覺悟的人,是覺者。所以這個眾生皆「吽」字,就是直指眾生本來就是清淨的佛。
  我認為斷欲望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觀這個「吽」字。把自己的身體觀成一個「吽」字,這是一個觀法。人有一個頭,是圓的,宇宙的智慧在這裡,頂竅是接收宇宙智慧的,所以人的身體就是一個很美妙的「吽」字。也可以把這個「吽」字觀在心輪,大可以包括你整個身體,小可以放在自己的心裡。「吽」字可以縮小放在心輪,因心輪是人最重要的一個輪,心輪打開就開悟。師尊教的「一字咒」就是教人如何入空性,如何將自己跟虛空融合在一起,先從「有」開始修,先出現一點,然後一個圓圈,接下來觀想半月輪,出現一條橫槓,然後再觀想底下像5的這個字,從上到下一一觀它出現。代表了你整個人已經轉化為「吽」字。當身體變成「吽」字以後,再從最下邊的勾勾開始消失,先從下面消失,大圓圈先消失掉,然後小圓圈再消失掉,半月也消失掉,再來消失掉頂上這個圓圈,最後連圓圈上面的一點也消失,由下面開始觀想它往上一點一點消失。當「吽」字完全消失掉的時候,人也就空了,這是練習「無我所」,我這個人的受用身空了,「無我」了。
  接下來練習微細的觀想,進入微細修。把「吽」字放在心輪,越小越好,進入微細的觀想,訓練微細的觀力。「吽」字放在心輪的蓮花上,也是從一點開始觀想,圓圈,半月牙,一橫,一個5底下多了幾個圈圈,有一個長長的尾巴,把它畫出來,觀想出來,接下來同樣的要反向的讓它消失,從最底下開始消失,消失到都沒有了。沒有了的時候是什麼?就是「心」也沒有了,「無心」了。如此一來豈不是心也無所住,身也無所住,整個人身心都沒有了,所有的內外諸相自然統統不見了。既然沒有你還能做什麼?外界所有的色也沒有了,香自然沒有了,味觸法統統沒有了。因所有的有是從你生出來的,沒有了你,其他的相還存在嗎?
  密法是這樣存想的,常常練習「吽」字一字咒,讓它消失,練習放掉自我,放掉心,沒有心也沒有身,「無我」「無心」,放掉一切執著,自能得到短暫的解脫。當想要著迷什麼的時候,靜下心來,觀住自己的心,再放掉自心,我覺得這個方法練習「無住」,練習久久,是有用的。既使夜晚在睡不著覺的時候,也可以把自己從頭到腳觀想成一個「吽」字,然後從底下開始消失,練幾次累了,就睡著了。心很痛苦,想這個清淨的「吽」字,心痛也終會消失掉的。
  師尊教的這個簡單的「一字咒」法,越簡單越容易修,簡單就是寶,一字也能成就。把心收在一個咒字上,就是收心,咒字代表的是佛,是清淨,是解脫的成就。用這麼簡單的方法去實修,證悟空性,將來不用咒字也可以進入空性,這是實修。

相關文章

華光清明節禮梁皇懺 依六祖懺悔品發四弘願無相懺悔 冥陽兩利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21期2024年4月11日

tbnews7

談福分與功德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