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C
加拿大溫哥華
03/29/2024
溫哥華真佛報
健康

1天跑20次廁所 就醫發現直腸癌

  【本報綜合報導】一名患者半年前接受痔瘡手術,但一天跑廁所逾20次仍無法改善,且常有血便,不勝其擾,求診發現離肛門約5公分處長了一顆約10公分大的直腸癌,差點要命,還好經治療救回他一命。
  醫師說,直腸癌與痔瘡症狀相似,都不會痛、偶爾出血,易產生混淆,延誤治療,兩者較大差別是直腸癌患者常有便意,但解不出來、或解一點點,即所謂「裡急後重」,民眾若發現異常,應該要立即就診。很多病患注意是否有血便,但因偶爾一次,不以為意,反而忽略直腸因腫瘤壓迫,如廁習慣明顯改變,加上痔瘡和直腸癌都是偶爾有血便,兩者症狀混在一起,易讓人誤以為是痔瘡復發。醫師說,大腸癌罹癌人數在2006年超越肝癌,成為台灣人頭號癌症殺手,其中直腸平均16公分,只占腸道(約120公分)的13%,但因直腸是是糞便停留最久的腸道,糞便中致癌物質長期刺激,癌化機率高,直腸癌佔所有大腸癌的43%。
  他指出,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到後期出現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末期嚴重腹痛,因此定期接受篩檢,以及在飲食上多吃高纖、避免紅肉、油炸、燒烤等高油脂、易致癌食物,才是面對大腸癌的最佳策略。
  醫師建議,大腸癌也會遺傳,直系血親在小於60歲罹患大腸癌,直系血親罹癌時年齡減15年,即為遺傳性大腸癌的警戒年齡,子女應從警戒年齡開始,每三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或出現瘜肉等症狀,就要開始接受檢查。40歲以上民眾,每年可做糞便潛血篩檢,每10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若發現有瘜肉,則改為每年檢查一次。

相關文章

如何預防失智 醫生推薦15項生活好習慣

tbnews7

薑黃護心防失智 5種人不適宜吃薑黃

tbnews7

骨科權威蔡凱宙醫師推薦新時尚全身運動 愛行者北歐式健走專題演講 完整版

tbnews5

Leave a Comment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