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C
加拿大溫哥華
04/20/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焦點 蓮生法王弘法特刊

密教最大的法:彌陀大法 普皆收攝 同登覺岸

圖為蓮生法王盧勝彥歡迎弟子參加同修p1066-02-01   【本報西雅圖訊】2015年7月18日晚間,美國西雅圖雷藏寺恭請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主持例行同修,主尊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四眾弟子及嘉賓齊聚。

圖為坐於大殿虎邊護持的上師團p1066-02-06圖為坐於大殿龍邊護持的上師團p1066-02-03
  真佛弟子都知道蓮生法王正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應化身之一,以「蓮花童子」下降娑婆,以「真佛密法」廣度眾生。在「盧勝彥文集」第161集《清涼的一念》之「阿彌陀佛的悲願」一文中,法王說,祂一生修行,曾學道,學顯,學密,志在西方淨土,因為諸佛之中,阿彌陀佛的悲願最大,所以,祂所發的願正合佛攝生之願,不僅如此,祂告訴大家,自己是一位從西方淨土來的人,死後一樣回歸到西方淨土去,「我親證西方淨土,親證自己的前世,現在又親見阿彌陀佛,在顯在密,阿彌陀佛都是我的本尊,我不但自度,也能度他,我的大願,與阿彌陀佛的大願力,是一願」,可見,法王之於眾生,就如同阿彌陀佛之於眾生,是如此的無所不至,全球五百多萬的弟子皆蒙受法王無遠弗屆的加持,真可謂大悲大願,祂是滿一切眾生願的大如來。

圖為師尊賜授皈依灌頂p1066-02-08圖為師尊賜授皈依灌頂p1066-02-07
  蓮生法王的上師了鳴和尚曾師從諾那上師,有人曾經問諾那上師:「密教最大的法是甚麼?」諾那上師就講:「彌陀大法。」為何是彌陀大法?法王認為,因為彌陀大法適合所有的眾生,不分你是有最高智慧的、上根器的、中根器的、下根器的,普皆收攝,也就是不分彼此,寶山遍種菩提樹,覺園常開智慧花。「只要你唸了佛,唸阿彌陀佛的心咒,全部一起往生佛國,到了那裡,自然智慧花開整個佛國淨土。」

圖為師尊摩頂加持善信p1066-03-06圖為師尊摩頂加持善信p1066-03-05
  在《密教大圓滿》中的「大圓滿『立斷』」一文中提到佛法的「十二道光明,就是『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焰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這十二道光明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十二稱號,盧師尊以「無心」在修持上的內在深意,詮釋「無對光」和「無礙光」。「無對光」就是沒有對立的,是絕對的,「開悟就是『無對光』,沒有對立的,這才叫做開悟。只要有對立的,都不算開悟,無對的,這才是永恆的,無礙的是永恆的。所謂無礙,就是開悟的境界。」

圖為盧師尊做總加持p1066-03-01
  這世間因為慾望,所以人難免是受到慾望的引誘,產生很多相對的事物。所以要離開慾望的引誘,就要無礙,不要去管,甚麼事情就都沒有了,「因為你無這個心,無心就無對,無心就無礙。」師尊教導大家,當你無心的時候,就會產生這十二道光明,「因為禪定、智慧、持戒、布施、忍辱、精進,全部在無心裡面,如果你能無心的去處理世間一切的事情,你就是佛陀,一個很高,跟道合一的一個人。」

圖為師尊加持佛子p1066-03-02圖為盧師尊做總加持p1066-03-03圖為善信向師尊問安並自我介紹p1066-03-04D圖為外地善信自我介紹p1066-02-02F圖為外地善信自我介紹p1066-02-02E圖為善信向師尊問安並自我介紹p1066-03-04B圖為善信向師尊問安並自我介紹p1066-03-04C圖為善信向師尊問安並自我介紹p1066-03-04A圖為外地善信自我介紹p1066-02-02D
  佛教導我們無心,經典裡面有寫,無論你供養的功德再怎麼大,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其重點就是在無心,「無心就能夠與道合一」。你若能將你自己的心止掉一切想念的話,空了一切,就是無心道人,法王更進一步地說,在你禪定到無心的時候,所有宇宙一切的力量、光明、智慧全部會進到你的身體裡面,那麼,當宇宙的光明十二道光全部在你的身上顯現,你光明普照,這叫做「澈卻」,就是「立斷」。

圖為佛子排隊恭候師尊摩頂加持p1066-03-07 圖為同修會座無虛席p1066-02-05 圖為善信齊做批甲護身p1066-02-04圖為外地善信自我介紹p1066-02-02A

圖為外地善信自我介紹p1066-02-02C圖為外地善信自我介紹p1066-02-02B

相關文章

真佛報數位版1522期2024年4月18日

tbnews7

華光清明節禮梁皇懺 依六祖懺悔品發四弘願無相懺悔 冥陽兩利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21期2024年4月11日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