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C
加拿大溫哥華
04/19/2024
溫哥華真佛報
世界分堂 焦點

供養財神大口訣

圖為禮佛一景p1057-13-02 圖為蓮鳴金剛上師p1057-13-01<蓮鳴金剛上師2015年4月23日新加坡獅城雷藏寺法會開示>
文/獅城雷藏寺文宣組蓮花秀妹整理
  佛陀教導眾生因果輪迴的道理。如果一個人說他是生意人,需要常常出外喝酒應酬到酩酊大醉,而佛教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那麼,為了不犯戒律,他選擇不皈依佛教做佛弟子,這樣的想法正確嗎?不。這是不對的想法。普天底下的眾生都是在因緣果報中輪迴沉淪,沒有一個人例外。所以,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你還是在因緣業報中。佛陀只是告訴眾生有因果迴圈的事而已。
  在佛法中,有入世與出世的法門。入世是財色名食睡,入世法門可以解決很多入世的煩惱。出世則是為了能了脫生死,出六道輪迴。來寺廟的人,大多都是為了可以解決入世的問題,絕少是為了求修行成就的。一般人,如果沒有解決入世的問題,是不會專心修行的。一個在煩惱錢不夠用的人,你要他專心學佛修行,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先幫他解決錢的問題之後,才有可能讓他安心修法。
  維摩詰居士說貪瞋癡都是佛法。打個比喻,市面上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麵包,但麵包的來源是什麼?是麵粉。眾生有千百種,而眾生的本性是什麼?是佛性。貪,只要貪得如法,也是佛法。瞋,只要瞋得如法,也是佛法。癡,只要癡得如法,也是佛法。先談貪。貪財、貪愛不犯戒,是可以的。我們要貪福分,貪成佛,是為了要得到智慧圓滿。如果今天,你一點貪念都沒有,不可能會和財神相應。君子取財取之有道!瞋恚只要沒有報仇的心,是可以的。大乘批評小乘,沒有大愛,不度眾生;小乘批評大乘,眾生是沒法度盡的,為何還如此愚癡地去度他們?其實,愚癡去度眾生也是佛法,這是菩薩慈悲,是大愛,不捨一個眾生。
  成佛有兩個重點:慈悲與智慧。有智慧,沒有福分,不可能成佛。需要回來娑婆世界補福分。有福分,沒有智慧,也一樣不可能成佛,還是要回來補智慧。
  佛法的口訣是你要什麼,就要給什麼出去。例如:你要得到眾人的尊重,你首先要尊重別人。你要得到金錢,你首先要布施金錢。當然,怎麼應用你的錢,也要有智慧。金錢布施在對的方面,就會有對的回報。你所布施的金錢,能讓你慧命成長,福分增長,圓滿佛果,這就是對的。金錢上的使用可以分成5份:2份是用在工作上的投資,1份是生活上的需要,1份是緊急時刻要用到的儲備金,而1份是用在菩提事業上。有些人在地上撿到金錢是怎麼一回事?是他的運氣好嗎?其實那也是從他因緣果報得來的,是他的福分。
  《金財比丘的故事》據《佛說賢愚經》所載:釋迦佛陀在世時,舍衛國王城中,有一位大紳士家生下一個相貌端莊的嬰兒。小孩出生時,有一件奇異的事,在左右兩手中各握一枚金錢,父母就把金錢取出,手中又生兩枚金錢,生生不已,永取無盡。所以,父母將小孩命名為「金財」。金財成年後,請求在佛陀座下出家,佛陀許可並向金財傳了大戒。金財便向諸僧眾處一一禮拜,隨其所拜之處,均有兩枚金錢,一一遍地。尊者阿難就這件事向佛陀請教是何種因緣。佛陀回答阿難說:「在過去時代九十一劫前,當時有毗婆屍佛出現於世,度化無量眾生。當時有一位貧苦的鄉人,缺乏財物,常常砍柴去賣,以圖糊口。有一天,鄉人賣柴得兩文錢,剛剛要回家去時.看到毗婆屍佛接受王家奉請,因而鄉人心生歡喜,就拿出兩文錢,施佛及僧。毗婆屍佛憫念此人,鄭重收受兩文錢。」
  佛告阿難:「當時貧窮的鄉人,由此二文錢施佛及僧的功德,於後九十一劫,手中常握金錢,未曾有一天有所缺乏。當時貧窮的鄉人就是今天的金財比丘。」這就是金財比丘手握兩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緣。
(未完待續)

圖為獅城雷藏寺座無虛席,善信聆聽開示p1057-13-03

相關文章

華光清明節禮梁皇懺 依六祖懺悔品發四弘願無相懺悔 冥陽兩利

tbnews7

真佛報數位版1521期2024年4月11日

tbnews7

談福分與功德

tbnews7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