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C
加拿大溫哥華
04/23/2024
溫哥華真佛報
真佛副刊 真佛宗

知世如夢無所求 文/蓮花豚豚

  那年,師尊在「桃園共修院」揮毫賜法偈,當時堂主提及「金剛心法堂」,師尊隨即題了「金剛經旨意:闡述般若及心達于波羅密,無所得,斷貪;無所謂,斷瞋;無所住,斷癡,何謂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深入細思,當明所明,稱曰空性,電光石火、夢幻泡影、上下古今」,這段文字。
  後來我反覆咀嚼與思量,越是喜歡這段話所傳達的深意,也見識到師尊的上乘修為功力,並讚嘆師尊文采豐沛、靈機一動,便動筆如飛,頃刻斐然成章,「無所得,斷貪;無所謂,斷瞋;無所住,斷癡,」我們的修行是否有所成就,永斷貪瞋癡三毒為第一要務,然而就像蓮極上師常說的:「許多人都說他可以放下,只有貪、瞋、癡放不下。」
  我想起王安石的夢詩:「知世如夢無所求, 無所求心普空寂,還似夢中隨夢境, 成就河沙夢功德。」 寫這首詩的他,雖視成就為河沙,卻依舊囚泳於宦海與黨爭中浮沉,或許每個人都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慨,或者都有無法避免的私欲與貪念吧!?
  凡夫俗子皆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聖人之所以是聖人,是因為他能斷貪、瞋、癡,而師尊就是這種典範,師尊是我遇過能夠「千金散盡、不眨一眼」的人,金銀財寶皆無法拘住其心,不管別人如何待祂,祂依舊溫柔與慈悲,應弟子所求,不執著於非如此不可,隨緣自在,有時我想告訴師尊說:「師尊!師尊!多少人假汝之名以行。」然而想想師尊大概會對我笑笑地說:「那又與我何涉呢?」
  想起蘇東坡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東波又說:「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人這一生汲汲營營、庸庸碌碌,究竟是為了什麼?何時才能拋卻名與利的枷鎖,不再苦苦追尋呢?

相關文章

瑜珈焰口超度法會感應

tbnews7

「生命禮儀」的課程隨筆

tbnews7

參加師尊「金剛薩埵護摩法會」感悟

tbnews7

Leave a Comment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