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C
加拿大溫哥華
04/24/2024
溫哥華真佛報
世界現場 寰宇風采

專家:知足平衡就快樂

  【本報綜合報導】專家說,在資訊工業發達、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人們享盡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以及高物質享受的生活,很多人經常問,為什麼自己老是被煩惱包圍?要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2006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懷特(Adrian White)博士訪問178個國家,共八萬多位民眾,推出第一張「世界快樂地圖」,一時之間「快樂」成為許多人關心的話題。而聯合國也在2011年公布首份《全球快樂國家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在156個國家排行中,台灣是第46名。報告中分析,財富的多寡不一定和快樂成正比,但整體社會關係、健康、環境等因素,卻能增進人民的快樂感受。
  專家說,「快樂」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受,只有在身心靈處於和諧健康的狀態下,才能感受快樂。但在現今競爭、多變的環境裡,不論是成人或是小孩,在工作、生活上任何事情都喜歡比較和計算,過度追求生活物質的滿足與刺激,反而容易使我們因貪瞋癡的遮蔽而失去內在的平靜與快樂。
  當富裕、刺激的物質生活,已經無法滿足欲望,當太多選擇卻讓自己陷入三心兩意的困境,我們面臨失望的機會也將越大,而煩惱、不快樂就因此產生了。其實,人生來原本就是快樂的,快樂是我們的本性,所以,快樂並不需要學習或假外力去追求。快樂是結果,也是過程。當我們整體身心靈回到原本應有的均衡與和諧時,自然就會快樂,就像只是回家。快樂是宇宙賦予我們最根本的生活能力。但快樂的結果是需要自己時時刻刻以覺醒的方式,很踏實的從日常生活裡的點點滴滴、主動照料自己的身心靈,也就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起完全責任,自然就能回到快樂。
  真正的健康應該是種自然的平衡狀態。雖然我們每天花費許多心力和時間在滿足身體的每個需求,如飲食、溫暖、居住、行動、睡眠、娛樂等,但當過度的追求破壞了應有的平衡,反過來產生許多壓力。其實我們的身心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刺激,無論是酒精、菸草、垃圾食物、影音聲光、昏沉或是過度興奮的情緒,過度追求無窮盡的欲望,只會更加擾亂身心的和諧與平靜。
  想要回到快樂,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過平衡的生活,減少生活中的需要,自然能增加快樂。吃簡單原始的食物,利用大自然為我們孕育的均衡完整營養素來平衡身心;力行規律的運動習慣,鍛鍊的不僅是身體,甚至也讓情緒、心理穩定;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角度能夠少一點批判,多一點包容與感恩,並且與自然環境、周遭人事物保持友善關係。

相關文章

川普極限施壓 中國以拖待變

tbnews7

摩洛哥 必玩旅遊攻略

tbnews7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明年全球經濟將軟著陸

TBN

Leave a Comment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